感谢群里一个妈妈的分享。这是我藏于枕边多年的一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书中讲,抚育儿女真的是我们一生不可不做的作业,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自我成长,希望我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收获另一份感动与快乐, 给孩子一片蓝天。
父母对儿女的爱之深是毋庸置疑的,这份感情具有极大的奉献精神,它体现在对孩子的精心抚育中。孩子的健康成长少不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著名作家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见所闻,每一份、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血缘缔造的亲子关系本质就有爱,本质就是有爱的,但是这种感情因素并不代表每位父母都会教育孩子,善待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中包括心理学做基础,可是很少有父母钻研这门学问。其实,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启蒙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教育。我看到有的家长拿着小棍儿监督孩子弹钢琴,一有懈怠就鞭挞其手指,听说有的家长挑灯守夜,监督孩子学习到深夜,还有的家长平时无暇顾及孩子学习,偶然想起检查,就是一顿暴风骤雨。
这些父母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是,我这是爱他,为他好。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真的为了孩子茁壮成长,我们就要关爱他们,呵护他们,帮助他们成功。孩子学习进步需要什么?第一是他们的兴趣,他们要热爱学习,第二是方法,他们要善于学习,呵斥、谩骂、鞭打和歇斯底里,只能让孩子恐惧学习。憎恨学习,既不能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也没有教会他们有效的方法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惑。我们把他们推向了深渊,深入的检讨一下我们的心态,我们是不是更在意自己在人前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