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第37篇 养孩子“内耗”太重?17条建议帮你走出焦虑,再忙也要读一读
Ann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三月初三 小雨

今日从公众号“男孩派”上看到一篇文章《养孩子“内耗”太重?17条建议帮你走出焦虑,再忙也要读一读》,文章很好,转载来分享学习。


作者:徐稳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着另一朵云。成为一个好父母,需要用一生去修行。”——虎妈

《新中式父母》里有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一类是‘学习型’父母。”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

做父母可以不考证,但不能不学习。

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映射着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父母要及时更新自我。

今日分享一位老师关于教育的小思考,可谓是字字珠玑,值得所有家长细细品读!

图像

你的人性观决定了你的教育观。

这几乎是你所有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起点。

对于人性,已经有很多大师都有论述,我的观点是,对于成人,人性里既有恶的一面,又有善的一面,所以才有了法律。

对于儿童,我是相信儿童是性本善的。

相信性本善,我就会去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善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向好的,相信孩子会自我负责,自我管理,就会给孩子自由;如果你觉得人性本恶,你就会控制,会打骂,会惩罚。

图像

你说什么,就会来什么。

我听过一句很通俗的话,父母的嘴是开过光的,你天天说孩子懒惰,那孩子真的越来越懒惰,你说孩子不努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努力。这在心理学上叫自证预言,也可以说吸引力法则。

孩子不想变成父母说的这样,但潜意识里却越来越靠近父母给自己贴的标签。所以,我们平时跟孩子说话,不但要注意语言表面的意思,还要关注它的潜台词。

图像

好的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个关系指的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还有孩子跟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个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那么关系是怎么影响人呢,它是怎么发生作用的?

我的理解是两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个良好的关系,它给人提供的是爱,安全感,归属感,这些是生命的精神养料。孩子有了这些,确立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高的自尊,他就会有力量去做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只追求生命的本能——吃喝拉撒打游戏;第二点呢,有了好的关系,孩子即使做了不合适的或你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信任,他就会跟你分享他这么做的原因,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我教了这么多学生,太多的学生不愿意跟家长说实话,说真话,因为害怕受惩罚或者说了也白说,孩子都对你关闭心门了,你还怎么了解他,怎么帮助他,怎么去影响他呢?

图像

爱和自由是硬币的两面,没有自由,就没有爱。

李雪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载一个灵魂,你的灵魂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怎么活?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活,那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只能去死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跳楼的那么多。

自由才能自律,自由的孩子才能自觉,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孩子拥有选择权,决定权,犯错权,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就会承担责任,有了责任心,在错误中不断调整自己。

最后,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没有一个父母承认自己不爱孩子,但你会爱吗?你的爱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成绩好坏你的脸色一样吗?你在批评指责打骂孩子的时候是爱孩子吗?

真正无条件的爱是不管孩子什么行为,你都是爱孩子的。

图像

教育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让鱼去爬树这不是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发现孩子的禀赋,我们看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找到了自己的热爱,蔡文忠四岁就确立了自己一生的目标。

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却是取长补短,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死磕。结果,自己喜欢的也荒废了,最终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地方。

图像

方向大于方法。

有人问,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当问题都是问题的时候,方法还是方法吗?是毒药。 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一定是出了问题,需要停下来反思,修整。用不道德的方式教道德,用不礼貌的方式教礼貌,为了让孩子写好字,把孩子的作业本撕掉,用惩罚去修正孩子的行为。这些错误的方法,永远到达不了美好的目标。

图像

普通父母只能看到孩子行为的对错,智慧型父母能看待行为背后的感受,动机,情绪,需求。

孩子不合适的行为,要么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么缺少某种能力。孩子撒谎,是不是你对他的错误反应过度?孩子攻击性强,是不是他太压抑了?孩子嫉妒心强,是不是你经常拿他跟别人比较?孩子自卑懦弱,是不是打压太多?

图像

想让孩子做得好,先让他感觉好。

情绪对一个人做事的影响,脑科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情绪会提高做事的效率,专注度,思维运转的速度。

我儿子曾经跟我说,妈妈,你给我讲题的时候别吼我,那样我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

恐惧这种情绪是儿童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对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发育危害特别大。

图像

纠正一个孩子的行为,不是在他做得不好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得好的时候。

你想让孩子的字体写得好,不是盯着他写的不好的地方,而是挑着他写的好的地方去赞美。我儿子刚开始写字的时候,我对他的字是花式夸赞,这个比我写的好,这个简直是印刷体。

图像

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施加影响,而不是根据孩子的行为去做一些反教育的事情。

有人说,不是我不给孩子自由,是孩子自控力差;不是我盯着写作业,是孩子磨蹭;我不是想打他,是他不打不行。这些父母搞错了因果关系。

图像

心理学上的黄金法则: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去怎么对待别人。

当你是学生的时候,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做什么样的老师;你是孩子的时候,你想要你的父母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孩子。现实往往是,长成了青蛙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蝌蚪,甚至把自己受过的苦加倍还给孩子,这个链条不切断,就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图像

孩子的学习情感要比短暂的学习成绩重要。

孩子刚步入学校的时候,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学习情感,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孩子感到痛苦。比如作业不好好写,字体不工整,注意力不集中,考试考差了......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图像

当你不确定你对孩子的行为是对还是错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你的初心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

比如之前流行的自然后果法,家长眼看这孩子有一项东西没带,故意不提醒他,潜意识就是想给他教训,显然是带着恨意的。眼前有一个坑,你不提醒,如果是出于信任,那就是爱,如果想看孩子栽跟头,那就是恨。

图像

灾难化思维是一种逻辑漏洞,会让人因小失大。

一次没考好,就是学渣,上不了好高中,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拿一次别人的东西,将来就会变成汪洋大盗,打一次架,将来就是暴力狂……这种推论完全不符合逻辑,都是自己的幻想,因为父母的幻想,就使劲折腾孩子。

图像

孩子有自我纠偏的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不需要父母的不断纠错。

孩子跌倒了,立刻说,下次小心点;孩子马虎了,以后认真点。孩子自己不知道吗?孩子只是孩子,不是傻子。

图像

提要求不会改变一个人,奖励和惩罚也不能,爱和尊重才可以。

爱会产生力量,一个被爱的人,就会投桃报李;一个被无条件接纳的人,就会从内心生出力量感,去更加地完善自己。

图像

长期错误的养育方式造成的恶果,需要长时间的恢复。

看过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孩子不同的人生。

家庭决定孩子人生的底色,父母是教会孩子握笔绘色的那个人。

孩子将来是阳光明媚,还是沉郁暗淡,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育孩子,让我们静下心,带上爱,无条件地和他们站在一起,当你们的心连在一起时,孩子定会有一个光彩炫目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20061
推荐日记
《爆发》
《4.22》
《日记》
《亲子日记第17篇》
《第37篇 养孩子“内耗”太重?17条建议帮你走出焦虑,再忙也要读一读》
《2022年4月22号,亲子日记第十二天》
《发现幸福第451天 期中备考》
《亲子日记78篇2023.4.22星期六晴》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晴(28)》
《亲子日记第35天》
《日记》
《快乐周末》
《励志》
《?》
《周末记录(第30篇)》
《亲子日记(29)》
《4.21 周五 捡》
《4.22第九篇》
《简简单单的爱~4月20日~亲子日记第446篇》
《再造书香门第》
《鼓励》
《期中考试》
《参观柳编展览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天气阴转雨 第12天 》
《取长补短》
《2023年4月22日 周六 阴》
《亲子日记4🈷️22日》
《亲子日记 》
《2023年四月22第十五篇》
《第45篇亲子日记,绘画风筝》
《不陪写作业 2023年4月21日 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