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日第一次听武校长的课到今天已经过去了52天。回想第一次的课程,我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因为我压根儿就没好好听,因为我觉得听了没用。3月10日,我的微信群里多了一个群,叫做二小成长型家长学习群,作为班主任的我被拉进了群,一开始我也是排斥的,因为我觉得进群就会有任务,无形中又会增加工作量,接到的第一个通知是邀请班级内比较积极的20位家长进群学习写亲子日记,当时我的心里很矛盾,拉还是不拉,拉的话,拉谁?不拉,又没法交差,最后,我学着其他优秀班主任的做法,在班里发起了接龙,这样,既可以完成任务又能尊重家长的意愿。就这样,完成了任务以后我也没有催促家长写日记,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
过了几天,我看到亲子日记家长群里别的班级都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也蠢蠢欲动,于是我选了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日子——3月15日,因为去年的今天我们被集中隔离了,今年孩子们都安然无恙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我想这样的一个对比会让我们在这一天有很多话要说,要写,要记录。因此我选择了这一天开启我们班的亲子日记之旅。果不其然,有那么几位家长就从3.15日一直写到了今天。甚至更早。
3月底,我们第一批班主任奔赴青岛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武校长讲的“孝”“六徳”“身教重于言教”……都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记得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次培训让我觉得,当一名老师很不错。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了撰写亲子日记活动中来,可能是因为建了亲子日记群看到别的家长都在写,也可能是因为读到了哪篇文章觉得很有感触想写一写,或是因为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想要记录下来,抑或是觉得该沉下心来想一想怎么更好的和孩子有效沟通……不管因为哪一点,您都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成为了孩子的榜样,也谢谢我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因为你们的支持和理解,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做的很有意义。
最后,引用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激励一下自己:“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