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是《教学勇气》中的第六章内容《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中的前两篇文章,《关上门的教学》和《对话的新主题》,使我认识到互相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提升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学习于共同体中与同事互相学习。虽然都是在学生面前进行教学,但是我们的教学几乎总是像独奏一样,永远在同事的眼光以外。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如果自我想教得好,则一定要去探究自我的内心世界。但可能迷失在自我里,不断自我蒙蔽和故步自封。因此,需要一种同事之间相互切磋、对话的共同体的指引,这样的共同体可支持我们经受住教学的磨炼,让我们累积集体智慧。我们可以从彼此间找到帮助自己教得更好的资源--只要我们能找到互通的门路。
这里指的互相学习,不是指简单的去彼此听课,这里更多地指定期与他人就教学问题作一些交流,不仅使我们对彼此有足够的认识,还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文章中还提到参与教学对话的共同体并不是单纯寻求支持和成长机会,更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力量完成使命。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参与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诚然,我们从个人的尝试、错误中成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共同体支持我们去冒险,我们个人去尝试和承受失败的意愿就会极度有限。任何功能被个人化后,最可能的结局是大家都保守地做。同事的共同体中有着丰富的教师成长所需要的资源,文中强调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关于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既提高我们的专业实践,又从中提高自我认识。但在交流中要注意不要评论同事上课应该如何如何,只谈自己的课堂经验。
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感受到交流探讨的重要性,时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感觉收获颇丰,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教学对话”不定期交流教学问题,从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课堂经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