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后,我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想着去帮孩子做事。
洗完脚后的洗脚水,有时顺手给他倒了。
他有时坐在床沿大喊拿拖鞋来,拿拖鞋来。
为了赶时间,又给他拿了过去。
而有时要他来帮忙做点事,他会不耐烦地说:“我累了,我先喝水,我要上厕所。”
总是想着找理由来逃避。
有时想想,这未必是孩子的错。
而是我们没有跟孩子划清界限。
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情景:
当孩子不小心跌倒了,他肯定会自己爬起来的。
可大人却赶紧跑过去拉起来。
这时,其实是你侵占了孩子的空间,父母越界过来,让孩子没有独立做这件事的机会。
当孩子放学,书包本来应该背着自己的身上,可是你却一把拿过来自己背着。
你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本应该自己承担。
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关爱”中一步步缺失和模糊。
这是看到一个公众号里的文章,我感觉触动挺大的,和孩子的界限感一定要有,不然以后孩子越大我们越累,再累孩子也不会感激我们的好,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理所应当的。记得以前家里的老人说过,一个人吃多少苦是有数的,小的时候不吃苦,老的时候会吃更多的苦。我们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我们就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