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67 关于估算策略
星空

下图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13的内容。图像

炒锅358元,电吹风218元。问题: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解决这道题有两种策论

策略一 精确计算:

358+218=576(元)

576>500

答:500元够。

这一策论是学生一直都在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喜欢见数就加。虽然目前只学习了一百以内进位加减法、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但是孩子们很强的学习能力加之过度预习,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精确计算出得数。也正因为会算出得数所以更加拒绝估算法。

策略二 估算:

炒锅358元估成300元,吹风机218元估成200元,那么就可以用300+200=500,而实际上358元是超过300元的,218也是超过200元的,那么358+218的准确结果也就一定比500大,所以带500不够。

同时把两数估小后,和都已经得500了。实际的钱数一定超过了500。这样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把实际的钱数看成其他整百的近似数还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不妨试一试:400+200=600,但是因为一个估大了,一个估小了,所以不好确定,无法解决问题。

如果是400+300=700,因为两个数都估大了才比500多,所以也不好确定带500元够不够?

对比两种策论不难发现,精确计算和估算都可以解决问题,精确计算只要细心就能解决问题。而估算是初次接触而且需要问题本身以及数的特点选择出大估还是小估,估算的过程需要孩子们能正确估算,还要考虑估算能否真正解决问题。正确估算对学生而言无疑要求更高一些,所以很多孩子会避而不用,宁愿精确计算也不愿意估算。如果只会精确计算而忽略估算策,就好比: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很多条,你却只记得一条路,那你又怎么比较出那条路最近?哪条路最宽阔?

例题的第二问:700元够吗?

炒锅358元就要估成400元,吹风机218元估成300元,那么就可以用400+300=700,两个数都估大才和700相等,那么实际钱数一定少于700元,所以带700元够。

估算需要用到近似数的内容,而一个数可能有多个近似数,判断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情景相同,但是需要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和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但是只有把两数同时大估或者同时小估才能做出判断。

图像

这道习题先来观察三个数,空调3000多元,摩托车4000多元,带7000元够吗?

四舍五入法: 空调的价钱估成4000元,摩托车的价钱就要估成4000元的话一个估大,另一个估小,不能解决问题。

大估法:4000+4500=8500,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小估法:3000+4000=7000,把两个数都估小了还等于7000元,而实际的钱数一定要比7000元多,所以带7000元不够。

同样是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这道题也有三种估法:四舍五入法,大估法,小估法这三种方法中只有小估法才能解决这道题。

如果把最后问题中的7000元改成9000元,带9000元够吗?那么小估法就不适用了,应该把两个数同时大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估算时还要考虑到给出数的实际大小,来选择大估或是小估。

对于估算解决问题,很多家长反应孩子们很困惑,这是正常现象,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多做题,积累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一定会慢慢掌握估算策略,感受估算策略的优势。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69458
推荐日记
《星期四》
《亲子日记(65)蚊子狂欢的季节》
《先入为主(第417)》
《5月17日 想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加油💪(第79篇)》
《2023.5.16 晴 周二 680篇》
《路途美景》
《春困秋乏夏打盹》
《最近状态不对》
《思想日记》
《2023.5.18》
《包饺子 5月16日 天气晴 第173篇》
《上台表演》
《2020.05.16第二十九篇》
《2023.5.17 周二 天气晴 139篇》
《不要永远生活在比较里》
《5月17日星期三》
《随笔》
《亲子日记281》
《周三》
《 父子做环保走秀服装 第241篇》
《开心的一天》
《2023.5.17》
《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
《小事情大智慧》
《亲子日记 一年级五班 陈德馨 晴周三》
《亲子日记》
《好好生活,慢慢优秀》
《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笔】》
《2023.5.15 周一国企报名第一天》
《提升自己》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