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5月17日,亲子日记63:如何做一个学习成长型父母
五年级20班瑞宇妈妈

十家链心群韩老师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并希望大家写篇读后感。文章名叫:家长,你可能不知道——你教育孩子的方法落后了!

以为只是一篇介绍家庭教育的文章,可当我点开文章后我的第一感觉这就是一篇学术论文,而且还是非常深奥的,里面的专业术语都是我们不曾见过的理论,读完第一遍有种啥也没读懂的感觉,就记得结尾提到的帮助孩子完成人生要素:自我认知,动力目标和使命价值。但是怎么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人生要素,我又带着问题重读了两篇,有了一点浅薄的认知。

文章虽然有个常见的标题,但开头就吸引了我,作者提到了创新人才的教育,应该是超越知识的教育,而做到的关键因素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价值取向。我想这里的知识可以理解为课本上的知识,而学校的教育要超越知识确实是很难做到的:

超越是建立在对课本熟练掌握的程度上,但是要求整个班级,整个学校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这个问题上文章中也有解释相关的专业概念:事实性知识(是关于陈述事实,不需要解释的知识,记住就好),概念性知识(是关于分类区别,基本原理和概括解释,以及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程序性)。前两类可以浅显理解为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某个学科的技能和算法,方法以及何时使用正确方法解题的知识),略认为就是阅读,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最后一点就是元认知知识(对认知的认知,浅薄认为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

对于以上4种知识所匹配的学习技能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这样来看,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上面4种知识,大部分学校几乎难以实现,就更别提升华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了。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动作很大,但是能通过孩子综合素质选拔的学校并不算多,大部分还是通过高考分数选拔人才,唯分数论导致了学校教育必须在完成教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总结(可理解为各种阶段性测试),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反复练习(可理解为刷题)。以我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高中阶段较多集中在记忆、理解、分析、应用,大学以后才开始引导孩子评估和创造。当然也有少数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创造能力的,但是还要受到老师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已经孩子的创新能力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具备普遍性。

但是如果把这些方法放在学校和家庭来共同实施,看起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难度就降低不少。学校为孩子教授基础知识已经分析应用的方法和技巧,而家庭在做好知识巩固的同时,利用生活,外出等各种情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用问题取代回答,培养孩子如文章中所说的,从发散性问题到收敛性问题,再到认识问题本质,最后升级到元认知和创新。这对于家长的要求又提高了,虽然专业性的知识引导但元认知,我自认为也做不到,但是对于生活的认知,理想目标和个人价值,我想每个成年人都有TA的理解,部分父母也许能引导孩子完成动力目标,个人价值等人生要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丰富程度远远高于了父母,父母原有的知识已经无法匹配对孩子的引导,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从自己完成对自我认知,动力目标,使命价值等人生要素的思考,并总结经验启发孩子学会思考,评估,最后完成一个新人生的创造。

虽然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要完成真的是一项难度指数极高的巨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紧密结合、相辅相成;需要提高父母对教育,对生活,对人生的不断理解与深入。但是文章也为我们做父母的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如何做一个学习成长型的父母,我想虽然有些生涩难懂,但是也对父母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有了新的解释,也是更专业的解释,起码从鼓励孩子多提问,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始,总是没错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70910
推荐日记
《第448篇》
《亲子日记第65篇》
《5月17日,周三》
《听课感悟》
《(亲子日记767)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5.18》
《2023年 5月17 星期三 晴》
《亲子日记第1288篇(回忆)2023年5月16日,周二,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60天》
《亲子日记五十二天》
《411 一年级入队仪式》
《2023年5月17号57篇讲卫生》
《!!!》
《亲子日记87篇》
《5.17》
《清晨的心灵鸡汤(395)》
《补昨天的亲子日记》
《谈条件》
《第1150篇 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晴》
《5-18》
《陪你长大♥第971天 我不高兴➕变胖的小伙伴》
《帮助孩子成长》
《摘抄——允许一切事情发生》
《阳光下锻炼身体,自然里快乐成长》
《59~闺女的故事比赛》
《小自由》
《085备战六一儿童节》
《周三上学篇》
《 爸爸爱家人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