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05月31日 488篇
4.3赵伊妈妈~郭卉

“被逼”的孩子,

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为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而是坚持过程中收获到的东西,比如毅力,比如抗压力,比如战胜自我的勇气。

想起之前跟一个资深人力朋友聊天。

我问他:“面试者有才艺特长真的那么重要吗?会弹钢琴的人当中能有几个郎朗?”

他笑了笑:“我们看重的不是他技艺多精湛,而是习得技艺背后的那份毅力。”

从小被父母逼着练书法、弹钢琴的孩子,也许童年会更忙碌、更辛苦,但20年后,等待他们的会是比别人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都源于坚持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毅力。

“没被逼”的孩子,

一生都为曾经的“不努力”埋单

如果问:那些“没被逼”的孩子长大后会感谢父母的仁慈吗?

绝大多数人都会连连摇头,然后一声叹息。

多少人成年后的后悔,源于年少时期的放弃。

而这样一份放弃,原本完全有可能被父母阻止。

想起《清华学霸教子经》里的一句话:“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当孩子“不主动”的时候,如果父母一时心软,同意孩子就此放弃,那这样换来的不一定是孩子的感恩,反而有可能是埋怨。

因为从小“没被逼”的孩子,虽然得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可余生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碌碌无为的人生,和午夜梦回时的悔不当初。

他们会无数次责备自己当初为何轻易放弃,如果被逼着坚持下去,如今的人生是否会有所不同?

父母是孩子的摆渡人,

该狠心时别心软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深以为然。

一位知名老师曾说过:“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12 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孩子能不能成才,关键就看 12 岁前各个阶段有没有‘管教’到位。”

而所谓的“管教”,一定包含了“逼迫”的成分。

孩子还小时,价值观未形成,自控力也未稳定。

唯有适当的“逼迫”,让孩子在恰当的年龄做恰当的事情,在该坚持下去的时候不轻易放弃,这样的孩子成年后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过上理想的生活。

在“逼”孩子的过程中,该如何既有效又不伤害孩子呢?

以下这3点,一定会帮到您:

1. 与孩子畅想坚持后的美好未来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都会经历厌倦期。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停下来,并与他们一起勾勒未来的美好画面,也许是在璀璨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也许是与自己的偶像同台演出,也许是站在心仪的大学校门口……

很多时候,孩子不想坚持,是因为只看到了眼前的苦,而遗忘了未来的甜。

而父母与孩子一起畅想未来,则会帮助孩子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2. 询问孩子放弃的真正缘由

有句话这样说:父母的理解,是治愈孩子的良药。

当孩子想放弃时,父母不该用强硬手段去逼孩子,而该关切询问原因,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

当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继续听从父母的建议,把该做的事坚持下去。

3. 父母的用心陪伴,是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果问“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陪伴”。

尤其在“逼迫”孩子读书或练习技艺时,父母的用心陪伴,会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94487
推荐日记
《轮值日》
《2023.5.30 星期二 天气阴》
《儿子的第一次演出(132)》
《越感恩越幸福(2220)》
《见证她的进步-38》
《养病在家203》
《自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23.5.30课程笔记》
《亲子日记10》
《于墨寒同学入队仪式》
《亲子日记(489)2023.5.30 星期二 晴》
《2023.5.31.星期三(78)》
《随记》
《研学活动》
《2023年5月31日第七十八篇 沟通的技巧 星期三 阴》
《周一(62)补》
《工作和家庭记》
《亲子日记第133篇》
《第37篇》
《5月30日 星期二 雨》
《基础知识五学习感悟 60》
《84.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486篇快乐星期天》
《随记》
《会议小结》
《亲子日记423篇》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多云 亲子日记58》
《送给女儿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二年级十七班第六十三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