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家委会那些事儿
6.11李垣杭妈妈

最近学校活动比较多,家委会也随之忙了起来。作为家委会成员之一,不免主动或被动参与了一些工作。今天,就想从自身经历,来聊聊家委会的那些事儿。

2018年9月,儿子刚入小学的第一天,班主任秦敏老师就说过,要组建家委会,有时间、有能力的家长可以报名。当时,我并没有报名,因为考虑到平时上班,没有时间去为班级服务。之后,由其他几位家长组成了临时家委会。后来,有家长在群里问一些与学校、作业、孩子有关的问题时,我知道的话,也会随手回复一下。过了一段时间,等到班里正式成立家委会的时候,当时的家委会主任提出,自己刚生了二宝,精力不足,不便再担任主任一职。于是,班里需要重新推选家委会主任。就在这时,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突然把我推了上去。当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这么稀里糊涂接下了这个担子。

既然接下了,那就认真去做吧。在那接近两年的时间,是我特别疲累的一段时期。组织家长志愿者去教室打扫卫生、收取课后服务费、给家长发每天的作业、组织订做橱子、准备集体朗诵比赛节目、帮填各种表格、完成安全教育课程、帮着订主题丛书等等,很少有不操心的时候。有时候家长有意见,还要及时反映给学校,待学校回复后,再反馈给家长。就连寒暑假也不闲着,还要组织家长志愿者每人出一天的数学练习题,再汇总后发给大家。平时的工作群都设置了消息免打扰,但班级群、家长群、班级家委会群、年级家委会群、校级家委会群从不敢设置,就怕漏了一条消息。就连洗衣服、洗碗,都要把手机放在旁边,群里一有消息,就赶紧擦干净手回复,有时候洗一次碗能被打断十余次。老公说我,你这是干啥呀?关系好的家长也说,你这样太累了,不能这么干。我说,在其位谋其事,谁让咱接了这个任务呢?

其实,累还是其次的,最伤心的是家长不理解。我记得有一次,县里引进了一个智慧课堂项目,学校让家委会下通知,动员有意愿的家长给孩子们买平板。虽然强调了是自愿的,虽然这件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了,但当时在全校引起了轩然大波,导致有的家长对家委会也意见颇深。在个别家长眼里,似乎家委会就是“拍马屁”的,是学校和老师的“狗腿子”,整天不干正事,就知道围着老师转。那段时间想想都意志消沉,常常问自己,图什么呢?何苦来哉?

三年级的时候分班了,开始走进11班这个班集体。刚开始组建家委会的时候,我又没报名,李老师找到了我,有意让我接着干。因为有过之前的经历,我当时拒绝了,并且印象中还拒绝了2次,告诉他,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再考虑我吧。后来,李老师折中了一下,让我干家委会成员,比家委会主任稍微轻松一点,我也就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这次,类凯文妈妈担任家委会主任。以前和她不认识,也不了解,只觉得她工作还是很热心的。开家长会的时候,组织大家签到,帮助老师收发材料,特别积极主动,而且也不怎么向家长乱收钱。近期,因为活动比较多,与类凯文妈妈沟通也多了起来,这才知道她私底下也做了不少工作。疫情期间统计报表、为全班答题,最近又为了亲子日记、研学、“六一”活动多方联系,力求尽可能地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好服务。给大家呈现的,只是一个结果,其中的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比如,两次去研学,大家看到的是孩子们去了,参观完回来了,但是怎么把志愿者家长和老师接回来,中间要联系好多次。再比如,儿童节只是给孩子们准备一个蛋糕杯、一张小卡片,我们就从上周日开始商议、联系、下单,直到周四才完成。类凯文妈妈每天工作都很忙,晚上也时不时加班,还要抽时间去联系这些事情,无形中缩减了很多休息时间。我自己也是,本周为了“六一”活动、研学、预订桌垫,连工作都顾不上了,脑子里一直在想怎么去把这些事情做好。

也许有人说,你们进家委会,不就是为了让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多干一点不也应该吗?说实话,私心大概有一点,但不多,因为我知道,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关键还是看自己。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名叫唐芳的老师说的一段话:“其实,进不进入家委会,对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定位影响不大。调皮的孩子即使家长为班级做出巨大贡献,老师该批评还是会批评。乖孩子,即使家长没有进入家委会,老师该表扬还照常表扬。家长应该相信,任何一个有真心与真情的老师,都不会因为你不是家委会成员,而疏忽孩子,所有孩子都在老师心里。”前天和儿子聊起来,他也告诉我,“老师重点关注的,其实是那些落在后面的孩子,会想方设法让他们赶上来。我们这些学得好的,老师有时候都不管。”所以,孩子学习好不好,与我们进入家委会,似乎也没有太大关系。要说有的话,也只是给孩子一种自豪感,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去为班级做贡献。

再说到这次“六一”儿童节活动,通过与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家长交流,发现众人也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隆重点好,有仪式感;有的认为太“腐败”了,风气不好;家委会成员自己凑钱,有人说为什么不让大家都参与?让家长一起出钱,又有人觉得家委会事儿真多,就知道收钱。真真是众口难调啊!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家委会就是得罪人的地方。”

其实,在我看来,家委会应该是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我们负责把学校的精神传达给家长,也把家长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学校。除此之外,就是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尽可能地帮老师分担一些行政性事务,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来。我们不能说一丁点私心都没有,但真的不多,主要还是出于想为班级、为孩子做一点事情的公心。如果只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我们大可不干,自己乐得清闲,还不用担心被埋怨。

某次,与类凯文妈妈谈起来,我们都感慨,大部分家长都是理解的、支持的,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的思想也都各有不同,无法做到令所有人都满意,那就但求无愧于心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98913
推荐日记
《 6.02 周五 晴 随笔》
《2023.5.31 周三 天气晴 147篇》
《84》
《46篇听课感悟》
《亲子日记》
《 记录生活第107天》
《亲子日记56篇》
《6月2号》
《No.84一周总结2026.06.02晴》
《64- 满满的收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463天》
《92研学有感》
《安史之乱》
《《细节看修养,低谷看格局》(77)》
《2023-6-1(第81篇亲子日记)》
《六一儿童节》
《亲子日记54》
《2023-5-31(第80篇亲子日记)》
《学习感悟》
《气氛》
《亲子日记第81篇》
《 休息状态》
《元气满满的一天(96)》
《79、学习强国积分新规》
《亲子微时光41》
《碧风蝶的启示(76)》
《带小儿子打疫苗》
《六一儿童节》
《亲子日记第42天》
《孩子是箭,父母是弓——读高益民教授的《发现更好的自己 与孩子共同成长》小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