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2023.6.7第2篇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为一个人起立》,文中讲述的是土塔乡中学,为了照顾一个因烟花爆竹突然爆炸而失去双臂,学习努力却不能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学校把校规中关于回答问题的举手制改成起立志的故事。这个故事感动着我,所有学生回答问题不用举手起立就好,学校这个细腻的改动,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安抚这个残疾孩子的心灵,不会让他因残疾而感到自卑,照顾了他的尊严。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用生命成就生命的例子还少吗?
富裕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学生入校的时候,有一个患有脑瘫的男孩,几乎走不了路,由姥姥陪同办了入学手续。听说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也许这个男孩分到哪个班级都会成为不小的麻烦,单是课间上厕所这一项工作就会让人头疼,并且本学校有个规定,七年级教室在一楼,八年级要调到二楼,九年级要调到三楼,而且卫生间只有在一楼设有。听到这些,孩子就想退学了,后来经过学校领导的决定,为了照顾这个孩子,这个班级从七年到九年一直在离卫生间最近的教室,并且允许姥姥全天呆在校园里,可以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扫卫生的工作,既解决了照顾孩子的问题,又增加了一点点的收入。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八年级了,在全年组排名为前20名,也许被尊重,增加了他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甚至有些常人都比不了,祝福这个孩子,上天给他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他再打开一扇窗。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2010年那一届毕业班,我的班级是文科俄语班。有个叫董丹丹的女孩,是我班的翘楚,为了保护她,支持她更加优秀,能考上更好的大学,全班同学同意,不用她参加早晨的值日工作,因为在这个时间段,正是班级放俄语听力的时候,为了能保证他每天早晨都能很好的听听力,甚至有学生给他把开水打回来(因为他每天都要喝两壶开水)。她是住宿生,有一次发烧的厉害,我用自行车驮着他去县医院看病,往返十多里路。就这样在生活中,学习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的成全着一朵花更美丽的绽放。董丹丹没有让我们失望,那一年高考,她以567分的好成绩成为富裕县文科状元,考取了重庆大学,连实验中学重点高中的孩子都望尘莫及。
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教育这片沃土从来不缺乏制造感动的人。用生命成就生命,伟大而又无言,默默耕耘中已经闻到了花香;已经看到了参天大树正在气势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