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人生以一个时间点来分割前后,那么高考算是一个合适的节点,18岁之后时间会加速,这是真的。回想过去的人生,高考后面的日子仿佛过得特别快,就像现在上班的日子,好像昨天刚过了周末,今天竟然已经周三了,一周如此,一年如此,十年亦如此。
高中的生活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但是我却找到了一份快乐,几个走得近的玩伴,几个至今仍有联系的老师,足够了。这段时间可能并不舒适,没有空调,少有热水,夏天难以入睡的滚烫床铺,冬天冷风刺骨还得早起跑操,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是闪耀的一段时光。
回想以往,我个人其实是对高考没有过于重视的,父母也从未在学习成绩上面给我什么压力,成绩平平,也曾经因为学习被班主任拿板子打过手心。现在回想起来,被打都是幸福的。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直到高考前,我才第一次知道了所谓985、211、一本、二本的含义,从来没想过要考什么学校,没想过未来。只从妈妈的口中知道几个名校: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班主任让规划自己的目标院校的时候一脸茫然。幸运的是,最后还是考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学校,一些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当年年少轻狂,想着志在四方,选择了离家之外的学校,第一次走出爸妈的管控,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真正独自一人生活,从此开始了人生的探险。回头看,我对这段旅途表示满意,对这一路上认识的人,接触的事物表述感激,没有更好的安排了。
说到高考的具体回忆,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不同于现在孩子们的条件,那时候教室是没有空调的,电风扇吱呀吱呀地转,声音格外清晰。真正等高考卷子发下来开始奋笔疾书,进入忘我的状态,12年的学生生涯足以训练出解题的肌肉记忆,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感受不到其他的人,只剩下眼前的试卷,手中的黑色中性笔。
高考出来后,爸爸给我们几个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可惜后来兜兜转转,照片难寻。要知道彼时不是此时,现在孩子成长的记录是连续的线,而那时候我的成长轨迹是几个离散的点,并没有大把拍照的机会,特别是在高考那样一个特殊的节点。后来我专门寻找过照片,最终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算是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