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一直在探索改正的路上。选择怎样的教养方式,其实很难。
选择有时是糊涂的。曾几何时,我是骑马人。因为占着父母的“人高马大”,我总喜欢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实行专制的教养方式。女儿大班,幼儿园里要举行逻辑高比赛,而这一天正好与给女儿看牙的时间冲突了,我不假思索的果断放弃了看牙,虽然女儿当时的牙齿有些疼,虽然明知道县级医院的水平无法与提前预约的省口腔医院水平相比,但是我依然给女儿选择了比赛。比赛完成后,女儿忍痛和我去了县医院,治疗效果也在预料中。后来才发现,自己的一意孤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女儿是个敢说敢做的孩子,善良但也不让人,所以,一直以来,只要女儿和伙伴一起玩耍发生了矛盾,我都会把错归到女儿头上。父母对我的教育也一直是这样,有错总是先批评自己孩子,大概也是这种“讲理”的遗传基因在,我觉得我的做法就是对的,所以每次出现类似事件,我都不由女儿分说,有时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找她的错,用女儿认错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后来,从女儿舅妈口中得知,她的妈妈从不考虑她的感受。 由于自己的职业特点,看到的学生五花八门,所以潜意识里就觉得老师的孩子不能像某某同学,也不能像某某同学,好似老师的孩子不能差。由于我的影响,每次考试前,女儿压力都很大,害怕考不好会遭到我的批评,为此,女儿曾经偷偷把考不好的试卷收起来,也曾在舅妈面前哭得稀里哗啦。后来一段时间,女儿的心里话不再和我说……
曾几何时,我是牵马人。后来的我试着俯下身子和女儿做朋友,但还总是喜欢旁敲侧击的“教育”她。女儿有些懒,有时不刷牙就来学校。六一儿童节那天,因为有节目要演,我就和同事当了志愿者给她们化妆。我一边给女儿的同学化妆,一边问她:“今天早上你刷牙了吗?每天都刷吗?讲卫生是每个学生都……”同事一个劲暗示我不要说了,可是我忍不住,终于没等我说完,女儿就因为自尊心受创生气了……父母的有意“引导”,孩子都看在眼里。这几次听课,武校都讲到了“额外加餐”,我反思给孩子们报的特长班是不是太多,以至于下午好好吃饭、晚上到小区广场奔跑打闹的时间都没有。让孩子留些时间去发呆,去想象,去思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重要,童年就是要留下空间,快乐为主。时间和空间都“留白”才可以。幸福的童年润养孩子一生。适当留白,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也多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大人的控制欲太强,只能限制孩子发展,每个人的生长路是不同的。孩子对我们唯命是从,最多活成我们。而如果我们多放手,孩子的人生就会有无数种可能。
定下心,一定会有正确的选择。从现在开始,我要逐步坐到马车上,任由马带我游历四方。就像武校所说,只要孩子不违反道德、法律,不伤及身体生命,完全 可以让孩子尽情去尝试做一些事情。父母可以去扶,去放手,但不可以包办。让孩子自己尝试,把感受还给孩子,在体验中积累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教育就是从扶到放,从身随到目送,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放得开的孩子才能走得远。 放手的父母,才能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越是包办一切,不舍得用孩子,那么他越可能什么都不会。只有放手,他才能迈步,即使摔跤也是他人生路上必须经历的成长。让孩子成为他人生的主角,父母首先要做到后退到孩子身后,做他们的支撑和助力,而不是站在他前面替他遮风挡雨,更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身上,父母,要甘愿当孩子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