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晴星期一亲子日记第1656篇五年级五班孙羽涵妈妈诵读父母规第1324天
今日学习收获
高考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中考,还有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
大型考试成绩=平时积累+临场发挥,孩子在一种轻松自信的状态下,是发挥最好的,最能考出孩子的真实成绩,甚至标出黑马。这就需要考生家长智慧陪伴,错误的陪伴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留下终身遗憾。
考前四大“金句”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的主编,给广大家长分享了三句话:
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
抱怨其实是诅咒。
父母开始转念,孩子就开始转变。
考试前,家长不焦虑、不紧张、不步步紧逼,孩子自然会不焦虑、不紧张、学得更轻松自在。中考和期末考试临近,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这么对孩子说:
1. 我知道你学习的用功和辛苦
《接纳力》中写道:孩子天生很愿意取悦于父母,愿意往父母认同的方向发展。
孩子需要被看到。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复习的样子都被父母看在眼里,并且得到了肯定。在父母的注目之下,孩子愿意表现出更优秀的自己,学得更加用功。
2. 放轻松,平时当考试,考试当平时,考试前,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被施加压力,而是释放压力。再优秀的孩子,也希望父母能告诉他们,考试并不可怕,只要用功了,问心无愧就行。父母要学会帮助孩子减压,正视考试,陪伴孩子复习,调整好孩子的状态,争取以最平和的心态,考出最理想的成绩。
3. 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经常被夸“你真棒”的孩子和总被批评“你真笨”的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赞赏,被鼓励,得到鼓励与表扬的孩子,往往比受到批评的孩子更出色。认可与称赞会使孩子产生追求成就的热情,在考试前,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4. 考试很重要,但进步的姿态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也是最关注孩子成绩的人。所以父母看待成绩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看待成绩、看待学习的态度。过于看重成绩的家长,会给孩子传达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仿佛只有考出高分才值得肯定。不是的,一定要告诉孩子,成绩只是一种数据,进步的姿态才能说明态度。我们不求考高分,只要有进步就足够了;我们不求拿第一,比起自己进步了就行。拥有上进心,保持进步的姿态,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