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高考分数陆续出来了。当分数揭晓的那一刻,有的父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有的孩子喜极而泣,寒窗苦读数年终于没白费。也有人望着那串不尽如人意的数字,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只剩下无尽落寞。
一场考试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往往都是常态。只要家里有高考生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周围人的关注。在我看来,虽然是一次人生的大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却不是唯一的机会,一条路走不通时,还有桥可以过,一场考试的得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周围没有高考生家庭,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明白,此时此刻别给别人添堵,做个一个鼓掌的人。
虽然儿子还要六七年才面临高考,而我更关注的却是儿子一上大学,在我们身边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了。就像网上很热的一句话,“如果孩子太优秀,那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做贡献;如果孩子资质平庸,那就能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有时候作为父母,我们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的,希望孩子优秀,但是如果一年见不到一两面,还不如他做个平庸的人,能在我们身边成家立业。但是孩子就像鹰一样展翅飞翔,孩子飞得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意味着一点点远离父母身边。
网上总结:7岁以前,家是孩子的全部;7-12岁,家是晚上;13-18岁,家是周末;18-22岁,家是寒暑假;22岁以后,家就是春节...
原来,作为一个母亲,我正在一点一点退出儿子的人生舞台,无可奈何,却又是每个父母逃不开的命运。可是,我依然会会尽力帮助他飞的更高更远。既然结局不能改变,那就在有限的岁月里,珍惜每一个儿子在身边的日子,别让这份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