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公生日,儿子虽然没有给爸爸买礼物,可是用心给爸爸做了一大桌饭菜。
早上我和孩子一起去菜场采购食材,儿子非常认真的挑选,看样子是非常重视。早上回来后开始给爸爸做杯子蛋糕,虽然是第一次,可是做的确是相当好,爸爸尝了一下说很好吃。我马上说“是的呢,外面的蛋糕也就这样,还没有自己做的健康”儿子很是开心。
下午三点开始孩子就在厨房忙活上了,蛏子、鲍鱼、青笋、里脊...每一个都是孩子亲力亲为,看着孩子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我有种幸福的感觉!以前的他什么也不会做,即便让做也是推三阻四,可是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样的变化真让人兴奋!中间孩子因为要做的糖醋里脊肉没有炸好还有些不开心,骂骂咧咧的抱怨着。我听到以后马上想起自己学习到的“接纳孩子的情绪,要共情”于是我说:儿子妈妈知道你累了一天了,一直在厨房忙活,就想给我们呈现出最好的饭菜,这个没炸好你心里肯定有些失望,可是我们不失望,我觉得你第一次做这个糖醋里脊就能火候掌握的这么好,已经很不错了,你是因为有些累了吧,要不然你先休息一会儿,玩玩游戏,放松放松,等一会儿再做。孩子听完我说的真的就不发脾气了,反而很开心的说 “确实做饭也挺累的, 那我先玩一会儿游戏啊”我说好的。我发现因为我们说话方式的改变,孩子在情绪耐受力上得到了提升。
晚上孩子姑姑一家过来,看到一桌子的饭菜不禁称赞儿子做得和饭店里的一样,色香味俱全啊!儿子也开始自信的接受大家的称赞了,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我为拥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