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学记》4 心得
一芷梵舟

图像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看到这一章内容,我几乎有一点恍惚,以为自己读的不是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的《学记》,而是现代的教育论文,这简直就是我们当今的某些教育现状的准确概括。目前,我们的教育确实也是存在《学记》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

在教学中,确实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赶进度, 而不顾学生对学得的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学生往往是本课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呢,就又面临下一课的新内容;往往是这一学科的课程还没有来得及及时巩固复习,那一学科的大量新知识和作业又向学生袭来。

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没有完全吃透,出现了“半生不熟”也就是“夹生”的不良状况。具体什么情况呢?就是有的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简单一点的基本掌握了,稍一变换点题型,就又糊涂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深入思考,没有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系统的,整体地分析、归纳、总结、消化和吸收,致使其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自然没有什么自觉性和主动性,他没有真正地走进学习的意境中去,也就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教”,也没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违背了教学原则, 当然学生也就达不到其预期的学习效果。

而且,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是非常辛苦的。就好比他总是在追赶跑在前面的风筝,总想伸手抓住它,结果每次都是徒劳。到头来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收效却甚微。这样长期下去, 就会使学生厌恶学习, 而且会埋怨老师, 把学习当作苦难之事, 而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所学习的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如此,学生虽然勉强完成了课业, 但所学的东西却很快就被遗忘了。就如考试前夜所进行的突击性学习,等考完试的时候,大脑变得一片空白,这种瞬间记忆致使知识所剩无几。

当然,造成这种教育现象的原因,不是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原因,它是与当前的社会背景及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的。

诚然,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教育状况,都在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吸取教训,以引以为戒,从而改进教育方法。并努力实现“教学相长”、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等教学目的,从而希望最大限度地改变急于求成,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现状,改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情形。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相信教育会越来越向好发展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74601
推荐日记
《154 2023.7.2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7月28日 星期五 晴转阴阵雨 第137篇 看牙》
《开心的一天》
《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七班王槿萱阅读打卡《水浒传》第24回 第24天》
《小柚子成长日记 第131天》
《济宁的第一天》
《亲子日记(96)2023.7.29星期六》
《安全知识》
《(789)2023.07.29》
《假期生活第21天》
《2023.7.29第137篇》
《557》
《关于教育》
《假期生活第24天》
《生孩子的初衷2023年7月30日星期日阴第914》
《家庭教育很重要》
《第553篇 俩宝的假期生活》
《回家了—1755-945-645》
《多和孩子聊天》
《亲子日记第63篇2023年7月30日星期日阴》
《第69篇习惯与改变》
《他也不不是快不了,他是缺个“陪写搭子”》
《亲子日记第124篇》
《2023.7.29 星期六 天气阴 (第550篇)》
《7月29日 星期六(121篇)》
《亲子日记208——周六的沉浸式带娃》
《随手记》
《电影时光》
《23.7.29 星期六 天气大雨》
《管控情绪》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