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研读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本条主要讲了学生的缺点的四种类型。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因为贪多而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有的学生知识面太窄而孤陋寡闻,有的学生做事草率但很勇敢,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总而言之,导致这些缺点的形成的原因是学生心性的不同。
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将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同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和谐地统一起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而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既是一个教学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观念转变问题,更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总之,只有教师在各方面多进行一些研究,才能够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人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对学生的独立研学的重视以及对学生个性教育的发扬,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深刻感悟,并付诸于行动的。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应时刻谨记教诲。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本条中强调了师生融洽的重要性。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一味地以命令的语气跟同学们说话,这样会很容易完成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在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