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辩证地评价父母
小时候的乖孩子,觉得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伟人,对父亲自然言听计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亲在他心目中的伟人地位开始动摇。父亲的话,他不太愿意听了,他还觉得父亲落后于形势了,不了解青年人了。
这不奇怪。设身处地想想,咱们对自己的父亲不也有这样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吗?
咱们4岁的时候觉得:我爸无所不能。5岁的时候觉得:我爸什么都知道。6岁的时候好夸耀:我爸比你爸聪明。
到了我们上学后才发现,我爸并不是无所不知。
到了10岁会觉得,我爸小时候生活环境和我们差别很大。
12岁时会觉得,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不记得他的童年,也不理解我们。
14岁时,我们会在心里说,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个老古板。21岁时会觉得,我爸的落伍实在无药可救。
25岁时会想,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30岁的人常常感到,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怎么想,毕竟他经验丰富。
35岁的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父亲的力量,除非我和老爸谈过,否则我不做任何事。
40岁,到了不惑之年,我们愈加感受到父亲的智慧,我不怀疑老爸能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情。他如此有智慧,有经验。
也有的50岁的人说,如果老爸还能在这儿让我跟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是再糟不过的事。我本来是可以向他学到很多的。
以前是我们的父亲在衰老,我们在长大。现在是我们在走向衰老,我们的孩子在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