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有时会片面,甚至偏激,都是正常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人、事、物。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孩子在16岁的年龄便全面、辩证地评价我们,就像我们的父母当年并没有苛求我们一样。
但是,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尽可能少一点片面性,尽可能全面地辩证地评价我们。这主要不是为了我们心里更好受一些,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辩证法,以便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许多成年人对自己的父亲的认识过程。
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孩子理解,小时候把父亲看得无所不能是片面的,现在把父亲看得落后保守也是片面的。
辩证地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有讲求实际、目光远大的一面,也有脱离孩子实际、急功近利的一面。
父母可以和孩子平心静气地商量,您的见解,您的主张,哪些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哪些可能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可能超出了孩子所应该或所能够达到的标准。
在这种平心静气的商量和交流中,孩子的头脑会更理智,更冷静,孩子能学会从正反、好坏、利弊、得失等方面分析父母的见解和主张,父母的威信也会由于气氛的融洽和方法的正确而越来越高。孩子会由于掌握了辩证法而更成熟,更聪明,更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