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让我们一起聊一下秋天的话题。老话说“叶落而知秋”,秋天意味着凉爽与收获。立秋了,虽然天气并未凉快下来,但秋天已经来临。立秋是进入秋季后的第一个节气,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啃秋”的传统。进入秋季,雨水变少,天气变得干燥,润肺去燥成为首要功课。
秋天饮食三宜,可以多食莲藕萝卜炖排骨,萝卜中含有大量水分可以对抗干燥的天气,且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营养丰富。此外,秋季人们可能会出现各种肠胃不适的问题,萝卜中的芥子油,能够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其含有的纤维素也能预防便秘,老年人可以适当多吃。莲藕是秋季的应季蔬菜,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将萝卜莲藕与排骨同煮,既美味又养生。拌银耳在我国古代,银耳被视为滋补佳品,有“菌中之冠”的美名。银耳是滋阴润肺的一把好手,具有益气清肠、补肺益气的作用,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银耳除了煲汤还可以凉拌、清炒,银耳拌三丝、炒双耳都是适合在秋季食用的菜品。3、清炒百合山药。百合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具有清火、润肺的功效,对于很多秋燥上火的人来说,很有好处。山药味甘,中医说它“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山药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纤维素、淀粉酶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有好处。
立秋后,谨记“三忌”:1,忌吃冷饮,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节气的变化,身体各方面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忌吃冷饮,避免使肠胃受寒,诱发胃肠疾病。2,忌光脚踩地,立秋后,地面也会变得凉湿,“脚为人之根”,若光脚走路,很容易使足部受凉,让寒邪入侵,易使旧病复发。3,忌睡觉不盖肚子人的肚脐部位有个重要的穴位,即神阙穴。
秋季,人们易发肠胃疾病,与肚脐受凉也有关系。所以,睡眠时,忌不盖肚子,最好保证肚脐保暖,这样还有助于留住人体内的阳气。立秋更应调养身体,注重养生,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