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孩子一直坚持打球,最初是任务,后来到了热爱,由于都是自由组合没有专业教练,孩子后期需求就是等中考结束后要进行专业的训练。 跑了几家训练场,孩子最终选择23号球馆,我很诧异:都是小孩,跟你匹配吗?他回答我:训练我自己的,我需要找我自己需要的感觉。 每天中午他都是自觉的准点出行,我很纳闷他适不适应那些小孩子的场域。今天终于问教练要到训练时的场景视频照片。 我看到我家孩子论年龄论个头都是最大的,我有点对不住他的感受:之前怎么没早点送他来专业场所打球呢?这次的暑期训练班费用也是他自己拿压岁钱来的。我又掠过一丝欣慰:孩子虽然看着格格不入,但是他是认真的,他是融入的,他克服了自己的另类,他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他说的很好,他是按着自己的需求来的,他是来找自己需要的感觉的,其余的都不重要。 我为孩子能这么接受现实,接受当下而感到高兴。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自我排解,自我消化。前段时间一个十班级的预习,他没有认识的同学,一开始情绪有些焦虑,慢慢的,我感觉他变好了。问到他,他说自己想开了,自己是来学习的,是来体验生活的,各种感受各种承受,都是一种历练,他会适应的。 我点点头,觉得他成长了,不再是我内心里一直认为长不大的孩子了。他学会了适应,学会了适应就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生存就有了更大的人生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