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晴,星期五,亲子日记第591篇
给孩子一点儿“破坏”的自由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出现很多破坏性行为,比如拆掉新买的小汽车,在墙上乱涂乱画,把妈妈的化妆品弄得满地都是,故意把瓶子里的水倒掉……
孩子的这些破坏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是漂亮的东西,孩子就越想要破坏,越是新奇,独特的东西,孩子就越想要拆掉,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想要知道这这些漂亮新奇的东西究竟是怎样发生发亮和运动的。
作为父母,只要我们能够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上,给孩子一点破坏的自由,并且正确引导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如此一来,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把这种破坏性的行为转化为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都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破坏大王,而他们的破坏行为完全出自对事情的好奇和探索。
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未来认识和探索世界。可是,由于认知和知识方面的缺陷,他们很难弄明白小汽车为什么会跑玩具,小狗为什么会发出叫声,于是为了探索这些事物,他们开始发挥自己的破坏力,把一件件玩具拆成七八块。
同时,由于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于很多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比如把妈妈的化妆品弄得满地都是。然而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故意和妈妈作对,更不知道这样会给妈妈添麻烦,只不过是想要尝试一下玩化妆品的乐趣,或是模仿妈妈平时的动作而已。
所以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家长应该冷静一些,不应该简单的制止或者打骂,而是给孩子一丁点破坏的自由,保护好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对世界的求知欲。同时,我们要给予孩子积极及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然,很多孩子的破坏行为是蓄意的,过分的,甚至给他人带来困扰,比如故意拉掉桌布,打碎碗盘,或是故意打碎别人家的玻璃的,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一定的约束和引导,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