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678篇~过度担心 让孩子窒息
阳光教育李文辉~珺玉的妈妈

优秀日记分享:

  朱占广校长之教育日记第1421篇

 

  知乎一位网友曾说过自己的经历。从小到大,她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不安全”。

  18岁那年,她想和朋友们去爬山,可妈妈却说:“你知道某某山上每年摔死了多少人吗?”到了大学,她每次外出都得和妈妈报备,并且必须每隔1-2小时就打电话或者发定位报平安,否则就会收到连环炮轰。家里的微信群里,妈妈也总是会发一些“跳楼、自杀、女大学生被欺骗、被谋财”相关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这种关心愈发反感和厌恶。每天在这种氛围下,她甚至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提心吊胆、疑神疑鬼,最后开始经常失眠。

  很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爱,可到了孩子这里,这种爱已经演变成了控制。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温暖和快乐,反而是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心理学博士王铮曾接诊过一个上大学的男孩。这个男孩一到学校的时候,就会头晕、难受、莫名地烦躁。

看了很多医生,吃过很多药,但都没什么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王铮发现,男孩的症状其实和妈妈的过度关心和过度干涉有关。他妈妈每天都会问他“你今天怎么样?你今天开心吗?”哪怕上了大学,还是要问“你在学校吃的好不好?每天穿什么衣服?”总而言之,就是整天围着儿子转,一点空间和自由都不给他。所以这个男孩总是唉声叹气,觉得好像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

  当妈妈的担心失去了边界,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压力。妈妈为孩子操心是一种本能,但操心过度,伴随的就是越俎代庖和过度管控。

  《父母与青少年》一书中,将这种父母称为“直升机式父母”——小到生活琐事、吃喝拉撒,大到工作安排、娶妻生子,无时无刻都在孩子头顶盘旋,对孩子保持密切关注,不断确认孩子的状况,随时准备介入。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没有了自我,只会感到窒息和绝望。

他们无法为自己做主,也无法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失败,心理上永远还是个“孩子”。就如同没有练习过展翅的小鸟,永远无法拥有搏击长空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26132
推荐日记
《点赞鼓励》
《9.18工作总结》
《感恩有你》
《亲子日记176天》
《亲子日记 267》
《马站镇第二小学六一班》
《9月15号星期五《跑酷》》
《2023 9 18 星期一 (亲子日记第495篇)》
《9.18》
《亲子日记第193篇》
《随笔》
《考试》
《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国庆运动》
《2022级16班王梦冉亲子日记》
《铭记历史 欲望国耻》
《观察儿子的不开心。(第374篇)》
《9.18日,践行日记第1天》
《儿子的检讨书》
《无题》
《亲子日记》
《育儿是妈妈和孩子双向奔赴的旅程!》
《2023年9月18日》
《亲子日记218 勿忘国耻》
《9.18》
《勇敢的艺泽》
《生活随记》
《第八篇》
《2022级16班马雨涵亲子日记》
《读书趣事2003年9月18日星期一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