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家校应为“伙伴”,要想知道苹果的味道就要咬开它;要想了解校园的快乐,就要走进它!
今天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里面讲了两位妈妈的亲身经历之后的写下的亲子日记,其中一位家长说的就是我们是一伙的,事情也是起因于一位妈妈进入学校家委以后,去学校轮值,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轮值的她,根本就体会不到家校的重要性。通过她的一次轮值,走进校园与校长、老师面对面地交谈、沟通,才发现自己有好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亲眼看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长踏进学校,也给孩子一种鼓励。所以我们要走进学校亲身体验、亲身经历学习的乐趣。只有我们“家长进步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懂事了”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家长进步,孩子才会成长。
是的,现实中的父母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总以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全在学校,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学校和老师就成了“无线责任公司”。一个孩子走进学校之前的黄金成长期在哪里?当然是家里,在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中。因为家庭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心里发展水平,不同性格趋向,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
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造自身,改变原有的养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模式,也就改变整个家庭的生态环境,促使其从当下的失态走向回归的常态。
放下猜忌和焦虑走进校园,走进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学校教育的魅力,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我们是一伙的!
家长和学校,应该是“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