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手机于我,就是聊天、追剧、看公众号。日常在家,有时要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有时要陪语桐完成作业,根本不会想到拿手机。周末的计划也是满满的,有的时候甚至10多个小时都不会动一下手机,所以,在家时我根本不记得手机在哪儿,我总是找手机,找手机,找手机......追剧一般都是在爷俩睡着了、衣服洗好了、备好了第二天早餐的夜晚。
进入二年级,我们在楼下玩耍,都是各玩各的,她骑自行车、玩健身器材或者广场上找小朋友们玩,我找个安静的地儿坐着看电视。等她玩腻了或者时间到了,我会喊她回家。如此这般,我们也都相安无事。
昨天晚饭后,语桐要下楼溜达,我答应了溜达十五分钟便上楼,她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她在广场观赏,骑着自行车溜了,我边散步边看电视,我以为这还是一个平静的开心的夜晚。
我找个地儿坐下来,安静地看着电视剧,她却突然出现了,跟我说:“妈妈,好无聊啊!”
我抬头看了下没有人影的广场说:“那是因为没有陪你玩的小朋友吧?”
她双脚立住了自行车,说:“不是的,是下楼和不下楼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你看手机,我自己玩~”
我关上手机说:“我们最近不是一直这样吗?你玩你的,不干涉我,我看我的,不干涉你?”
她却悻悻地要回家,路上不停嘟囔着:“我看我不是你闺女,你闺女是你的手机,我是你捡来的~”我笑着说:“从哪儿能捡到这么好的孩子,我再去捡一个~”
在楼道里,倔脾气的她怎么着都不上楼。我看她故作紧绷的脸,应该是想让我哄哄她,我立马对着手机说:“闺女,我们上楼回家~”说着,我就牵起语桐的手:“手机,我带你回家~”她却拉着单元门,不肯离开。遇到一个邻居,她才肯跟着我回家。
没想到,她回家第一句就说:“妈妈,我看你就是整天用眼睛盯着手机,你快跟手机过吧~”她说完,我震惊了:我自知在她面前,我是个很少拿起手机的妈妈,但没想到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却是这般。我也觉得这句话那么耳熟,是谁曾经这么说过我呢?
我大声跟她说着:“语桐,你可以看不到妈妈一直在忙碌家务。但今晚,从下班进门那一刻,我就做饭、收拾厨房、给你扒石榴、收拾桌子、刷碗、扫地、叠衣服,除了吃饭,我没有休息一下,我何德何能让你这般说我?”她自知理亏,我们各自安静下来,没再吵下去。
可能,我偶尔追剧,被她看到了;可能,我偶尔看手机,忽视了她的需求;可能,我陪伴她不多,她缺乏安全感。那以后就要尽量在孩子面前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但是,我也得清楚知道自己的付出只是在感动我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心和感恩的心没有丝毫作用。我也不怪孩子体会不到我的辛苦,要怪就怪我没有好好培养她这种责任感的能力。所以,我要改变,也要适当改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