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完数学课,因一位学生有问题要问,所以在教室里停留了一会儿。看见一名同学捂着另一名同学的嘴,被捂的同学脸憋的通红,捂嘴的同学在我的劝解下才松开了手,被捂的同学嘴里骂骂咧咧的。如果我不在场,这两位同学有可能会打起来。
因为正在学家庭教育吗,就有了给学生讲一讲“闹着玩要有度”的冲动。准备先给学生讲一讲洛阳理工大学一位男同学把同宿舍的另一位舍友啥时候就跳楼的事件。设置第一个问题,这两个男同学走后最痛苦的是谁?不难想象,是他们的父母。他们可能不止一次的想过,儿子长大了给他买好新房子,娶了媳妇,自己就可以抱上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失去了儿子就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活着的动力。
第二个问题,本是同一宿舍的舍友,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住过,宿舍男生一般都很大度,那到底有啥矛盾呢?学生可能会说,他说话声音大影响了他休息,也可能是他打扫卫生没有及时的打扫,也许是他把垃圾扔到了他的身边,可能是他欺负他急眼了吧?最后总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怎么恶化到杀人了呢?
第三个问题:如果当时想一想自己的前程,或者是自己的父母,可能就避免了这个事件。当时是谁控制了大脑,是他完全丧失了理智?告诉同学们,当时是情绪控制了大脑,他受了欺负,肯定是有情绪了,狗急还会跳墙呢。在有情绪的状态下智商是零的,就是在那一瞬间什么都不想了,就只想着报复。想一想在我们从小长大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情绪失控的瞬间,做了傻事。
第四个问题: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同学之间打闹要有度,你以为的玩笑,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不尊重,被欺负。举个例子:咱们小男孩从小就受够了一个大人非常爱开的玩笑,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扯掉孩子的裤子。大人们还在那里嘻嘻哈哈,而孩子感到的是无比的难看。有些玩笑开不得。
尊重别人,不仅彰显自己的魅力和涵养,也是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