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回忆过去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把过去的还能记得的一些人和事,在脑里里慢慢的翻炒,把每一个细节想出来,甚至每一句话记起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绞尽脑汁这个词,我觉得不为过。或许现在跟过去相比,实在是前进了很多,各种的软硬件也有了天壤之别。人的思想追求,所用的各种工具,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或许这就是进步吧!对于我来说美好还是存于过去,有时候一个人想想过去的事情,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想把很多事情,一点点翻记起来的确是一件大的活,于是还是用支离破碎的记录方法来做这件事,把过去轻轻的展现在我的脑海与眼前,供我以后不再记得时重读玩味,也送给我的同龄人,也祭奠一下满天星星的夜晚。
小时候对高楼大厦没有什么概念,对我而言或许超过三层的就是高楼了,再高点就在书本里对首都的描写了,只能出现在想象里了。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是很慢的,可以用龟速来形容了。走亲访友大多时候不远的靠腿,稍远点的靠自行车,再远点就需要坐公共汽车,特别远的就要坐火车,或者几种出行方式集成在一起才能到达目的地,飞机都是在画报上或者书上出现的神奇交通工具了。大多的人家也没有太远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也就在周边五十公里左右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大多都是好多年不走动的亲戚朋友了。
那时候走亲访友也没有空手的,我一直在不断大院长大,确实没经历过走亲访友,但是听爸爸讲过农村到城里或者乡镇走亲戚,大多带点地里出的土特产,城里或者街上到农村走亲戚,买上二斤炸果子、白砂糖、糖水罐头那都是不孬的在村里是个稀罕物。这些东西也不是太好买,早些时候还要凭票,后来不要凭票了,不过购买还需要到供销社,一个街上也不会有几家小店,即便有有些东西也是时有时无,缺货是个常态。那时候没有方便袋,包装都是用纸,那种黄色方形的包装纸,柜台上面还悬挂着一盘细细的纸绳,这就是全套的包装物。把纸放在柜台上,称好糖或者果子以后倒在纸上面,迅速的把它们包成一个方形的包裹,拉动纸绳缠绕结实,用剪子剪下多余的,一个糖包或者果子包就包好了,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包的又快又好,可以经的起丢来丢去也不会撒出来,现在我想已经失传了,失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塑料时代。糖水罐头和现在差不多,只不过那时候简陋一下,罐头瓶的盖子是压上去的,开启需要费上一番周折,需要借用别的工具撬开,经历过几次手被工具划伤的事,这也就是贪吃的下场。品种也没有那么多,苹果、梨子还有桔子和海棠,大概就这四种,别的都不常见。走亲访友能提上这几样东西,那是相当的场面,大多用在看望生病的人,或者是有特别大的事情求于人。到了后期才出现了旅行饼干、奶粉等时兴糕点和饮品。在我大学毕业回来那年,亲身经历了走亲访友,确实和老爸说的很像,拿个篮子或者网兜,就把走亲访友的礼物带上了。网兜有大有小,是各种颜色的尼龙绳编织而成,也可以重复使用。有时候把东西拿出来,网兜还会带回家留下一次走亲访友时候使用,有时候就放在亲友家,留亲友家使用,总之一个网兜不是烂的实在装不住东西了,是不会结束它的使用价值的。现在这一切都被千变万化大小不一的方便袋取代了,的确是方便了许多,但也带给大地无尽的伤害。待客之道也就是一茶缸或者一碗热水,夏天就是凉白开,没有听说和见到过茶叶,最多的也就是加一勺白糖,打打水汽。就是这么简单,坐下家长里短的说着都能听懂,或者理会的话,没有一点尴尬和不开心。
那时候生活很简单,繁文缛节少了很多,或者说是人们思想很单纯。每逢逢年过节,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在大人后面走亲戚。现在很复杂,走亲访友要考虑许多,买的东西也会复杂起来,要考虑对方的喜好。一般情况下不到家里,家里好像有诸多的不便,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的相处,唯恐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彼此,或者犯了什么禁忌,也或许暴露了一些所谓的隐私。有时候聊着聊着就会感觉有点尴尬,就会用手机来打个掩护,或者一群人坐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机,等待着聚会的结束。
人啊!越活越累了,明知故犯的表演着各自的剧目,明知是假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少了很多争吵,多了很多和睦,看上去好像世界和平,各自又有各自的打算,都在等待看别人的立场,想站在大多数的立场上来掩饰独立,每个人好像都没了棱角,互相戴着假面相互提防的拥抱在一起,各自打着小算盘,这是进步还是后退呢?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吗?我内心还是喜欢争吵,但很多时候和场合会选择沉默不语,拿着手机各玩各的,仿佛这样才合格!但我不喜欢,所以交际越来越少,走动也便稀落起来,这样犯蠢的机会就少,如此而已!或许这也是一种掩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