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这本书越觉得受益良多。我非常赞同书中所说的一句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在成为一年级老师以后,身边也常有这样的声音问我“当老师不是很轻松吗?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么累?”我现在想回答他,也许是因为有着如书中所言,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吧。因为爱,所以无时无刻不在操心着什么。但是离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还有一些差距。
正如书中所言,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要是“爱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不是永远端持着教师的威严,让学生无法靠近。
犹记第一次开会时领导所言“要做学生的朋友,让他们爱你”。是啊,只有他们爱你了,才会更用心去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就像现在上课,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知识点融入到课件的小游戏中,让学生很开心的就记住了知识,且比死记硬背要牢固的多。
我十分赞同书中所说的这句话“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孩子对感情最是敏感,如果你是发自肺腑地爱他们,他们能感受得到。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是把我们当做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教师真正的尊严,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赖。正如接手一年级后的这一个月,我用心去对待孩子,孩子们感受得到,并且这一个月回馈给我的精神财富,远远高于付出的辛苦。正如书中作者的学生心疼他一样,开学后事事操心的结果就是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有学生会很难受的跟我道歉“老师对不起,我以后听话,您嗓子快点好吧”,当时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以更用心用力的付出。
作者在书中说:“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条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但我觉得,不是作者的运气好,而是作者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爱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感受到了,所以,学生才会回馈他,对他特别好。
这一切的一切也提醒了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心中有爱,心中有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这八个字,才能真正的为国家培育好人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飞向更广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