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如何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春风

图像

情绪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逃不开的体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

很多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尤其是已经出现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负面情绪来的时候,会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甚至通过自伤的方式来伤害自己,缓解自己的情绪。

家长这个时候,情绪自然也跟着来了。为了帮助处在困境中的孩子,我们自己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不排斥,不评判,不试图去控制,不否定自己和孩子的真实情绪。

和孩子学会一起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允许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慢慢相处,然后让它慢慢地平息了。

图像

当你觉察到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

1.情绪来的时候,身体一定有反应

一些孩子一去学校就感到身体不舒服,头痛,胃不舒服,呕吐,但医院检查身体没任何问题,这些身体的反应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情绪。孩子的情绪堵在了身体里。

有一个高中的孩子对我说过一件事,他在上课的时候,班主任忽然进来叫他出去,在外面告诉他说,他奶奶突发心梗去世了,让他赶紧回家一趟。他说自己当时心口就很疼,腿都走不了路,整个人就像僵了那样,在原地呆着。

我问他,当时大脑想了什么,他说自己的大脑不断闪现奶奶的脸庞,然后内心对自己说,别难过,别悲伤,奶奶一定不希望自己这样。试图通过说服自己,来控制悲伤的情绪。然而他心里还是很难受,想起奶奶来,他就感觉自己心口不舒服。

试图通过头脑说服来管理情绪,这不是在真正地疏导情绪,这样做情绪会被积压在心里了,甚至进入了潜意识。情绪也是有能量的,当我们的孩子抑郁、愤怒、委屈或者难过时,能量就会堵在身体里,必然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有研究表明:人95%的慢性疼痛都源于心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大脑可以骗人,但身体永远不会,你舒不舒服,身体直接就会感受得到,别试图通过头脑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去感受情绪,不评判好坏,保持觉察,当正能量流动起来,负面情绪自然就缓解了。

图像

2.情绪爆发的时候,觉察它的变化

上周我去人才中心办事,由于脚伤,过斑马线的时候便走的很慢,走到路中央就剩下二秒,我就继续过马路。不料有辆车不停地按喇叭。司机还将头伸出来,骂了句,会不会过马路啊。我转头也回了他一句,神经病啊,你开过来啊。当时很心慌,冒了一身汗。呼吸有点急促。

情绪的变化:当司机按喇叭时,我很害怕,要是真的发生了车祸,该怎么办?然后我心里又很内疚,过马路不该走那么慢的。我的大脑这个时候帮我找借口,我又没有违反交通规定,是那个司机太着急,让我害怕了。当司机骂人时,我内心感受到愤怒。心想,至于吗?怎么会遇到这种没有素质的人。随后我又意识到是自己情绪激动了。大脑说,完全没必有这样,于事无补。

后来当我去办事的时候,情绪也不那么愤怒了,表面上心里似乎平静了,但情绪并没有过去,情绪的能量依旧在,我依旧感受到自己的内心翻江倒海,身体不舒服。

当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家长不妨也可以引导孩子这样一步步地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图像

3.觉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当我们放下大脑对情绪的评判和分析,不论对错,把注意力集中在觉察身体的感受上面,情绪就会慢慢平静。

例如有的孩子会觉察到自己的脸有点发烧,脸发红,手微微有点发抖。有的孩子会胸口会觉得闷,有人心口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点透不过气,甚至需要很急促的吸气。有的孩子说感觉胃部酸酸胀胀的,恶心呕吐等。每个人对情绪的身体反应不一样的。

告诉孩子,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当身体发出了一些信号,就要觉察到:内心有情绪了。然后静静地看着它,陪着它,不评判,觉察身体的变化就好,渐渐地脸也不红了,手也不颤抖了。身心一下子舒畅好多。那些自责、委屈、愤怒,似乎也烟消云散了。

让孩子明白情绪是一个来了就会走的客人。这样孩子就不会内心对情绪有抵触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

图像

4.允许情绪,引导孩子和它好好相处

情绪就像弹簧,你越压抑它、控制它,它就反弹得越高。如果放下控制,单纯地感受和陪伴孩子的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自己就平静下来了。

我们要告诉孩子,当情绪来时,要想象我们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要慢慢地放气出来,外壳再坚固的气球,当我们不断地充气,它也会有爆炸一天。引导孩子允许情绪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不要去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想办法找出口。

允许孩子有情绪,教会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好好地相处。

--当孩子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但有无生理原因,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孩子一定是有某一种情绪堵在哪里了,孩子处在情绪当中。不要着急着处理事情,先处理孩子情绪。

--不要带着评判,评价,否定去看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情绪,并肯定孩子遇到了一些困境,他需要时间,这样孩子的情绪才会有一个出口,得到了疏导。

--与孩子一起探讨,触发孩子情绪的按钮到底是什么?某件事,某个人,某种处境,对孩子来说,为什么他难以接受,为什么他被激发起那么强烈的情绪,进而一起探讨孩子的内在模式。

如果家长无法与孩子一起探讨情绪,探索孩子的认知模式,可以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去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找到情绪按钮,孩子的身心就会越来越健康,平静。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37494
推荐日记
《9.26》
《217. 儿子有动力了》
《汉王礼敬莽项羽~163》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阴》
《开心时刻》
《随记》
《9月26日 心境可以带你穿越(第206篇)》
《正是读书时》
《亲子日记第171篇 9月26日 星期二》
《亲子共读《爱心树》》
《慢吞吞》
《小跟班》
《 亲子日记》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353》
《2023.09.26 星期二 天气:阴 第106篇》
《2023.09.25 星期一 阴雨 (亲子日记第27篇)》
《2023.9.25周一小雨亲子日记第1556篇》
《新的一周开启》
《认真的你最棒》
《541篇 8月25日 星期四阴转晴》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果断》
《不要焦虑》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聚缘万里茶路,共享青城茶宴》
《升大班的快乐 2023.9.26晴》
《米多又进步了》
《 亲子日记》
《发现幸福第599天 芦丁鸡懂你的善良》
《付出就会有回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