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姑姑给拿回来两个中秋节的小手工,睿宝做的时候,我顺便提问了一下,说你觉得提起中秋能想起什么?嫦娥和月饼睿宝说道。我说嫦娥谁陪着啊?兔子啊睿宝答到。你看,这画报是不是就好画了。我说道。于是我们各做各的事情了。
我忙完过去看了一下,睿宝还没涂颜色,看着很好画的一幅图。我纳闷,怎么这么简单用这么长时间?我说了句好好涂,就出去了。
不一会睿宝找到我说,妈妈你去看看吧,画好了。看到画报,我说这中秋画俩灯笼?用这么长时间?妈妈,你看这幅我涂色好不?我说行,涂色有进步。睿宝翻了一页没涂色的说道,妈妈我这幅觉得画的不好,重新画了个。我说,难怪呢,画了两幅呀。
我看着没涂色的这幅,有人物和圆圈,大概就是嫦娥和月亮,旁边的应该是俩兔子,确实辨识度不是很高。我说你很棒啊,这幅虽然你觉得不好,但是和中秋有关的都有啊,让人一看就想到了中秋节,能联系上就很好。谁也不是一下就画好的。你这就很厉害了。在把这幅修改一下就很完美啊。睿宝说不不不,妈妈,我累了,现在不想修改了。我说那你休息一会,我们再说好不好。
休息完,睿宝说,妈妈,我不想修改了,我涂好色的就可以行不?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休息完让他修改的,觉得灯笼太简单。于是我说道妈妈觉得这幅太简单了,我们修改一下啊。他说,不行,我觉得不简单,这个就可以。于是我们拉扯了一会,睿宝着急了说道,就这幅了,我不改了。我也有点生气了,这孩子今天怎么说不听了还。于是说道,那你把中秋来历写上,你画的你说了算。字写认真一点。我转身就出去了。
不一会,睿宝出来找我,说,写完了,你检查去吧。我说,不检查了,你整理起来就行了。
几天后,我看了一下,说这字怎么写这样?他说,你不是说大一点?这是用字来反抗呀。
后来,我想了一下,当时确实做的不对。不应该把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一味的要求他做的好,做的完美一点,做成我想要的样子。可是他现在的认知就是我做完了就行了,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不去想什么好不好,完美不完美的。
孩子和父母,其实是对方的镜子。孩子通过这面镜子,依稀看到自己长大以后的模样,父母通过这面镜子,也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我们都是在彼此身上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感受爱,然后在爱里,看到彼此闪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