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接近尾声,我们也算小小的放松了一下,大好的心情,问题也很快来了:作业还没有完成。就要继续投身到“水深火热”的辅导作业中。
前两天做数学,还算顺利,今天写英语,虽然单词还不熟,但是错了就改,态度还算端正。也算凑付,下午开始写作文,完蛋!其实他要写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出去游玩。双节期间也让他玩了,游乐场,爬山,老家,本来还安排了方特,因为种种原因没去成,不过对于他写作文来说也完全够了。可是我看他拿着笔,挠着头,抓耳挠腮的样子,好像出去玩的时候那个笑得那么开心的小孩和眼前的这个是两个人一样,完全没有经历过。再走近去一看,我顿时火冒三丈:“你这是写的啥呀?找个蚂蚁蘸上墨爬爬也比你写的好!真不知你在想什么!”伸手就给他撕了:“重写!”儿子抬头看看我,不说话,他木木的样子让我更生气了,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他麻木的翻开下一页,重新拿起笔,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我则被气的去了卧室。
躲到卧室里以后,我翻开手机,第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妈妈在哭诉抱怨,以前看到这样的视频,心里都是有一丝庆幸的,因为我的孩子们还算是优秀的,儿子活泼大方,闺女懂事可爱,他们心疼我们的辛苦,每天晚上回来给我们捏腿捶背,洗锅刷碗,在学校老师的眼里,也算是省心的那一类。现在我为什么把他的所有优点都抛之脑后了?我暗自后悔:冲动是魔鬼啊!我刚才说了些什么呢?
我走出来,坐在他身边,开始和他回想那天的经历和感受,一起探讨结构:“你想怎么写?第一段怎么写?”他开始的时候还不敢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他看我不说话,慢慢的张开了嘴。“妈妈,我想把第二段当做重点来写,把上山当成重点,详略得当,行不行?”“当然可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想想你能用上哪些修辞手法,哪些好词好句?”得到了我的肯定,儿子开始慢慢的说了起来。
终于作文完成了,儿子跟我说:“妈妈,以后辅导作业的时候,你能不能都心平气和的?这样不是挺好的?不要每次都那么暴躁好不好?”听完他的话,看着他脸上轻松的笑,我反思了自己,的确,我不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但是我会为了我的孩子们尝试着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