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爱心和教育》里的“宁玮:祝你一路平安”这篇文章,鼻子酸酸的,已经被不自觉涌出的泪花模糊了双眼,还有说不清楚的心痛,是为李老师文末流露出的对宁玮的那份牵挂而没有消息而心痛吗?也许李老师每想起牵挂的宁玮就是如此心疼吧。完全沉浸在李老师与宁玮的师生情的故事中,喜其喜,忧其忧,痛之痛。
回味之余,也引起我对我在深圳实习时期的学生的回忆与牵挂。班里有一个女生,短短的黑发,总是一脸对什么满不在乎的神情,第一次看到她,就有说不出的感觉,与其他女生相比,她有点霸气与坚强,感觉到她是有“个性的”。后面我便叫她“罗瑶”吧。
一天下午,我刚到办公室,一位男生就哭着到过来让调座位,说罗瑶总打他。我便把罗瑶叫到了办公室,问她原因,她低着眼睑,咬着嘴唇,一句话不说,似乎更显得倔强,没有丝毫认错或悔改之意。当初的我大四,教着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初中生,也没有什么处理事的经验,第一次碰到这样棘手的事,或说如此特殊的女生。无论如何问她原因,她始终不说一句话,我就忍不住发火了。有点无能为力的我把“叫家长到校”作为了杀手锏。没想到,听到这句话她竟然眼泪出来了,还好像是忍不住的一直涌出来。她咬了咬倔强的嘴唇,似乎想抑制,却似乎显得痛苦,然后扭头就走出办公室。
生性敏感的我感觉有点哪里不对劲,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学校里有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外来务工的,小时候都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初中了爸爸妈妈才把他们接到身边。初中生已经开始叛逆,加上从小对父母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对父母的话也是不怎么听的。而罗瑶属于重组家庭,爸爸和后妈对她都不太好,她看着每天高兴,也许她心里很难受的。放学,我把她留下来,告诉她不让她叫家长了,我知道了她的情况,理解她的心情。她听了,整个人一下子没有了刚到办公室的“坚强”,泪水默默滑落到脸颊。我给她讲了在学校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获得同学的尊重与欢迎。给她讲欺负学生的行为是不对的,“一辈同学三辈亲”,作为同学应该如何相处。又提到她爸妈的问题,告诉她爸妈是爱她的,有什么事多与家长沟通。特别是提到从小陪伴她长大的爷爷奶奶,如果和其他人打架,爷爷奶奶该多么担心。如果自己被打,他们又该多么心疼。那次是和学生谈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后来她主动跟那位男生道歉了。
这个假期罗瑶再次联系了我,说她现在学了护理,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她短短的黑发、倔强的样子.……今天看着李镇西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也深深的回忆和牵挂起她来,也想对她说一句:罗瑶,一切可好?祝你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