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最直观的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人类是一种学习能力很强的生物,并且很容易收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拼命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当你接触的同学都有优秀的学习习惯时,你自然就会融入到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同理,家庭的氛围也是需要家长去用心打造的。
有些家长看见孩子犯错误就怒不可遏,控制不住地去发火,久而久之孩子遇到问题也不会静心去解决;有些家长遇事总喜欢找理由,孩子不做作业便可以编造数不完的借口,很多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其实是家长缺点的映射。白天孩子在学校,我们不能陪伴他,晚上回来作为家长,理应陪着他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一起成长。
孩子做作业时,如果家长在玩手机,孩子当然心里痒痒,无心学习,一心只想完成任务后开启娱乐模式。孩子有时候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你能玩手机,而我不能”的逻辑,只盼着做完作业,赶紧投入手机的怀抱。这个过渡期需要家长的陪伴,帮助他将基本的学习习惯定型。当家长暂时放下手机,坐在桌前同步地阅读一些纸质版书籍,给予孩子一个安定的学习氛围,孩子的内心就会沉静下来,心无旁骛的完成自己的作业。
我非常庆幸小时候我妈愿意坐在我旁边陪我学习,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娱乐活动泛滥网络。她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傅雷家书》《平凡的世界》《活着》等好书,等我做完作业,我们一起去房间看电视剧。后来我长大了,已经能够自主学习时,我真的非常感谢她当年的那些陪伴与鼓励,也同时让我养成了爱读书、爱文字的好习惯。
遇到孩子的问题多看看自身,只有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有资格去指引孩子改正。“身教”重于“言传”,陪伴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