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了子女的思维和思维模式的形成。
古时候有孟母教子,岳母刺宇,他们教子有方,为民族、为祖国造就了一代英才。而今日一些家庭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则素质极差,思想品质低下或行为不检点等,而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误入歧途,中国有向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本来模仿能力就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而然会染上各种恶习。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面打着麻将、一面督促孩子用功的父亲,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自身都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进取心;时常打打闹闹、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的父母不可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因此,为人父母应有一种意识:夫妻问相互尊重、相亲相爱是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对老人体贴关怀、嘘寒问暖是在培养孩子的孝心;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反应、耐心疏导是在培养孩子的细心;在生活中永不言败,在工作中努力进取是在培养孩子的信心。当我们勤奋时,孩子学会了刻苦;当我们坚强时,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当我们豁达时,孩子少了一点斤斤计较;当我们与人为善时,孩子学会了协作。而这些品质、修养、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是孩子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因此,教育孩子首先要完善自己,孩子既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继承了我们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首先要给他一对“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