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如何经由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馨然硕妈妈

图像

亲子日记第712篇 星期三 晴 2023年10月11日

10个孩子,9个都沉迷游戏,抖音,面对孩子爱玩手机,我们怎么办呢?首先,先问一问大家,关于孩子玩手机,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一拿就放不下,眼睛近视了怎么办?一玩就玩儿通宵,身体受不了怎么办?一直看一直看,没有节制,上瘾了怎么办?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呀,学习跟不上怎么办?手机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学坏了怎么办?就知道玩手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玩物丧志……是不是从孩子第一天玩手机开始,这些想法就萦绕在我们脑海?然后好招坏招,想尽办法管孩子,想要孩子放下手机,管的结果是什么呢?父母们越管越挫败,孩子在父母的管教下问题越来越大!常常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

当被担心、焦虑、愤怒等情绪左右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管都是干扰。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被情绪所掌控,开始创造问题了,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成为问题呢?这需要做一个意识的转变——【怎么办】转变为【为什么】经由这个转变,从【症状性问题】回归到【根源性问题】,就好像孩子发烧,我们不会简单的给吃布洛芬退烧,而是去看孩子发烧的根源一样。孩子为什么玩手机呢?玩手机是【症状性问题】,那么根源是什么呢?孩子玩手机,我们不在表面上解决问题,不再强制性手段去管控如何不玩手机,而是想“孩子为什么玩手机?”“孩子从手机中获得了什么?”“孩子想要的,我能不能在现实世界中给到她?”想要真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看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来判断是【真实性问题】,还是【创造性问题】是【症状性问题】,还是【根源性问题】。当我们静下来,去思考根源的时候,答案就来了:孩子压力大,喜欢手机里有趣放松的娱乐游戏,那父母就想办法给孩子释放压力,营造有趣好玩的家庭氛围;孩子从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那父母就多用鼓励,多看见孩子,让孩子在和父母互动中收获到成就感;孩子经由手机和同学交流互动,那父母一方面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同时鼓励孩子走出去,在现实中去互动沟通;如果我们不会处理自己情绪,就更不会处理孩子情绪;如果我们感受不到自己感受,也感受不到孩子感受。很多父母会说,我能理解孩子,可如果我们头脑上理解孩子能从手机中找到快乐,找到轻松,释放压力,但是我们又担心,我们觉得孩子一玩手机就不理我们了,就怎么怎么了....我们这个【理解允许】是假象,是停留在头脑中的知识道理,并没有感受到孩子,看不见孩子的潜藏的压力、情绪,想要的价值感,成就感,自然更不具备给予孩子这些想要的能力。

只要担心、焦虑情绪还在,你不由的就开始【创造问题】,根本无法回归到【真实性问题】上来。一个高二休学的男生,他小学到初中都是优秀的孩子,上的也是重点高中,高一学习压力大,无处缓解,孩子就去玩游戏释放压力。孩子玩游戏,结果担心孩子成长的妈妈说:“就你压力大,人那么多孩子就没有压力?!你要是把玩游戏时间放到学习上,你怎么可能才考十几名?!”学习过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表现=潜能-干扰-内耗,可这个妈妈自以为的激励恰恰是干扰,让孩子的内耗更多了。孩子更郁闷、烦躁更加去玩游戏了,再加上游戏里轻易获得的价值感,成就感,慢慢就沉迷成瘾,学习一落千丈,还逃课,早恋,最后休学在家。咱们大多数父母因为缺乏感受力,就像这个个案一样,妈妈根本不知道:她眼中的孩子问题【玩手机】是孩子想要的解决问题(学习压力大,释放压力)的方案。就像这个妈妈,不懂孩子,感受不到孩子,让问题不断的扩大再扩大,最终孩子真的就成为了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我们一起学会真正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才是爱呀!知道吗?当你在痛苦,在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其实也同样在痛苦呐喊:爸爸妈妈,我想做个好孩子,你们不要吵我了!爸爸妈妈,我也想要好好学习,请你帮帮我!

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地方,家庭是情感教育的地方。家庭不是学校的延伸。当我们面对问题,面对情绪的时候能够化解,那么孩子也自然学会了。这需要3个步骤——1、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家庭的爱和温暖去满足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而不是让手机成为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者”。2、陪着孩子,我和你,我们一起,探索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如何做会更好的解决问题。3、花时间陪伴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学会正确地使用手机。当父母没有焦虑和担心的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自己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每个孩子内心都是向上向好的,就像我们工作一样,也都是想要做好的。对父母来讲,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表象,根源在于我们自己。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很多问题就有了答案。我们内在有情绪,看到孩子的问题,就启动了我们的情绪按钮,爆发了,伤的是孩子,还有自己。我们想要孩子懂得尊重,就要先给到孩子尊重;我们想要孩子懂得爱,就要先给到孩子爱。大家可以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家庭氛围,是轻松愉快有趣的?还是说沉闷乏味无趣的?孩子从手机上获得是暂时的轻松愉悦感,在家庭里能不能够获得?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角度,看到核心问题,让自己保持转念的能力,遇到事情不发泄情绪,而是让自己对问题的关注从【怎么办】转变为【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焦虑为孩子制造更多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学习和改变,提升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不是做到,还要多多在生活中去践行,把我们学习到的一点一点的用出来,最终才会变成我们自己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59370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239天》
《亲子日记23.10.11第1209篇》
《突如其来的惊喜 2023年10月12日》
《亲子日记265——点点滴滴,到处都是热爱》
《2023年10月12日 616篇》
《萌妈萌娃成长记519》
《667篇》
《2023.10.11 周三 641》
《随记》
《有经历才会写作文》
《亲子日记第294篇 亲子日记已经成为儿子每天必读》
《无题》
《家校共育,亲子日记》
《(214)买东西》
《遇事不能优柔寡断、犹豫不定》
《萌妈萌娃成长记518》
《记录闺女第一次月考》
《教育日记1023 着手复习啦 2023年10月11日》
《你相信光吗》
《2023.10.12星期四》
《如何经由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2023.10.11日第593篇 合作》
《2023/10/11星期三阴》
《做情绪稳定的家长》
《亲子日记78》
《母女俩的一次交心和聊天(10月10日)》
《松月湖游记》
《母女对话》
《亲子日记第66篇》
《16时间:10月11日 》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