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如果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从教之初,李老师就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对于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经常享受家庭温暖的同学,更应关心。
因“传纸条”这一线索知道了伍建家庭情况的困难班级里的学生们一致决定为他筹集学习的费用,现在的这笔钱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同学之间的友情深厚,每一位同学为伍建准备缺少的物品,考虑得当。
一份痛苦,两人分担便只有半分的痛苦。一份欢乐
两人分享便有双倍的快乐。同学们把欢乐给了胡国文把痛苦帮他驱散。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仅仅置于班级内部。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的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爱的升华是我们对祖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