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大概分为三部曲:听,谈,和陪伴。听,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俯下身子多去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我们才能了解事情,理解孩子。父母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心情,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语言去沟通。也就是说,我们做父母的要换位思考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第二部曲是谈。在谈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父母保持一颗童心和好奇心,尝试接触孩子所喜欢的新鲜事物。而不是总是摆在高高在上的架子上。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原来爸爸妈妈对我喜欢的东西也充满了兴趣。我和爸爸妈妈是有共同语言的。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少命令,多商量的口吻来和孩子去沟通。比如说,我们很多时候总是会以大人的口气命令孩子: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要怎么怎么样,你必须怎么怎么样,否则就……。其实这样的话是很难走进孩子心里的,他会认为自己和父母不在一条平行线上。我们就不如俯下身子,用商量的口吻来和孩子说我们今天吃什么什么如何呀,或者是你如果能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会更好。你这样做会不会更好一些呢?这样的话,孩子很容易吸收进去。说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体会孩子的感受,比如,当孩子磕倒的时候,有的家长明明很心疼,但嘴上却会说这么不小心,哎呀,快,快起来啊,你要坚强一点儿。可是你不知道孩子这时候他内心的感受,身体上的疼痛。对孩子来说,没有安慰好像就没有爱,实际是很残忍的。那么反过来,你去抱抱他,问问他,是不是孩子就会立刻感受到妈妈的爱呢?再比如,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好难的呀。确实是啊,这样的题对于我们大人来说的确简单,可是他呢?仅仅是个孩子,如果我们宽容以待,问问孩子我能帮到你吗?我们一起解决问题好不好?这样一句话,他就会知道,他的背后有靠山,他并不孤独。当我们的情绪去把孩子的情绪连接起来的时候,孩子的心情就会一下子放松很多,问题也就容易解决掉。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让孩子在平和宽容的环境里去思考。比如在喝牛奶的时候,孩子把牛奶洒到了身上,那么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气呼呼的说,笨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为什么总不能让父母安心呢?这样的话语,只会加剧孩子的紧张不能迅速解决牛奶的问题。孩子也不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过分的语言会刺激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他觉得在父母的眼里,他什么也干不好,那就得不偿失了,。其实这样事情的时候,少一些责怪,多一个动作,递给他一个抹布,告诉他一种技巧,是更合适的做法。第五个谈就是避免用暴力的语言。有一种语言,叫做“长颈鹿语言”。又叫做爱的语言。长颈鹿的脖子长,愿意表现自己内心柔软和脆弱的部分;它的心脏是陆地动物里面最大的,代表它很有慈悲心和爱心;长颈鹿能分泌一种酶,可以消化带刺的食物,代表有能力消化那些负面的语言。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爱孩子,可是究竟为什么,越是我们爱的人,越没有耐心去表达我们心中的爱,甚至互相伤害?“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冷静下来,让我们温和的话语吧。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让我们用十秒钟的时间平复一下心情吧!1234,数完这四个数,大家的情绪就会好很多。第六项就是经常肯定和鼓励孩子。这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当我们的孩子做一件事情很棒的时候。你总是说孩子你太棒了,这样的表扬太宽泛了,如果具体下来,那会更好。比如说,你可以这样说,孩子,你今天的字写的真不错,比昨天进步多了。或者说。当孩子告诉你妈妈,我这次没有考好。人家都考了多少分多少分。那么这时候你可以说你的分数比上次多了几分呢。第二点就是多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知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多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吃苦的过程。第三个就是多赞美孩子,能够努力就能改变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赞美和期望能产生奇迹,印证皮革马利翁效应 ———这充分说明,大人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让孩子看到大人对他的信任与希望,能够鼓励他们有所突破。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就是陪伴,我们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提高陪伴的质量,陪伴让关系更密切。晚上我们带孩子去玩,我们只是坐在岩石上,看着孩子自己玩自己,那么这就不是有效的陪伴。边做家务边聊天,其实这也是很好的一种陪伴。和孩子一起回家的时候,可以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聊一聊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多听孩子的聊天,孩子一定是很乐意,愿意和家长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