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还没醒就发现琦琦身上有点热,突然意识到孩子发烧了。他一骨碌爬起来,说:“妈妈,我要吃药,吃了药就好了。”我哭笑不得,说:“宝贝,我们得吃了饭再吃药,要不然药会刺激你的小肚子,会不舒服的!”“那好吧!”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可是吃完早饭,他就变卦了,拒不吃药。“琦琦,吃了药,就好了,我们好出去玩呀!”“出去玩?去哪里玩?”“去上次那个’芝麻开门’的姥姥姥爷家玩。”“那好吧!”虽然不情愿吃药,但是一听出去玩又觉得很诱惑,所以也勉强答应。
就这样,每次吃药前,他都一番挣扎。我不再和以前那样强制他“快点吃药!必须得吃!”甚至和奶奶一起“动武力”摁住他吃药。而是每次他拒绝时,都坚持跟他“讲道理”。还记得,一周岁左右时,琦琦怎么也不吃药,姥爷说跟他好好讲道理他就吃了。我哭笑不得,一岁的小孩子怎么跟他讲道理?现在来看,确实讲道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晚上他又开始拒绝了,只要我一提“发着烧,我们就不能出去玩了。”他就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他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因为很想出去玩。
乐乐小时候,我不记得怎么和他说话的,现在总觉得自己很亏欠他,好像是把他当成个“小动物”养了,不会用心地跟他好好说说话,讲道理。现在对待二宝,我们的沟通挺好的,他什么事都明白,答应妈妈吃药的时候,话语和举止让人看着都心疼。所以,今后我要好好弥补大宝,多倾听他的新鲜事,心里话,愿望及诉求。
善于倾听,换位思考,走进孩子心里,这应该才是最好的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