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忙了一天,孩子姥姥这几天身体需要休养,所以带孩子的活就交给了姥爷。但是姥爷陪孩子的能力确实有限,所以我担心了一天。
说到陪伴,我今天和孩子姥姥谈起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孩子爸爸经常和我谈的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愿意和爸爸、爷爷玩?
他爸爸长期不在身边,每次见面,儿子都扑上去,缠着他爸爸。有一次我问起他:“为什么儿子总是缠着你?”孩子爸爸回答:“因为我在陪孩子的时候,是在用心陪伴他,而不是看手机。”突然觉得很有道理,对于从来没研究过家庭教育的他,说出的这句话让我折服。
再回到姥爷和爷爷身上,其实两位长辈都很疼孩子,但是性格却很不一样。爷爷外向,一回到家,就放下手机,要么陪孙子在院子里“跑灯”(老家的一种传统娱乐方式,大致就是一组人敲锣打鼓,一部分人在踩点跑,类似于扭秧歌),要么就是陪他练拳,或者是打球、玩玩具。一个普通的套圈,也能逗的儿子哈哈大笑,如果儿子想缠着妈妈,恰好我在忙,爷爷总是一边虚张声势转移儿子注意力,一边把儿子抱到其他地方。姥爷性格不活泼,平常喜欢戴上眼镜研究手机里的内容,比如绘画、书法、最近还研究上了“五行”,总之,带儿子不一会,他就放任孩子自己玩,而他早就抱起了手机,如果儿子找妈妈,不论我多忙,姥爷总是抱着跟在我屁股后头,哈哈,姥爷也很无奈,实在不会带孩子。
而因为爸爸没有陪在身边,我尽可能的想带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于是晚上尽量的陪他玩。他最喜欢和我比赛骑车,今天晚上我和儿子比赛骑车,他骑滑行车,我骑扭扭车,但是我手机拿着手机,时而看看动态,因为和一个邻居约好了有点事,怕误了时间。这时候儿子过来,指着车子和我说“妈妈,放下”。我开始没听明白,以为他对扭扭车上的零件比较好奇,这时候他从我的手里拿过手机,又说了一遍:“妈妈,放下,放下。”我这才明白了,原来他是想让我放下手机,专心陪他玩,心里顿时一阵内疚,我说好,对不起,妈妈不看了。他立马来了精神,特别开心。玩了一会又拽着我去卧室,我以为他又想喝奶,结果他竟是想和我一起做《超级宝贝JOJO》里面的亲子互动游戏,他最喜欢“伦敦大桥垮下来”。
对于他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很惊喜,同时对于陪伴,我也反思了自己,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我还点赞了,就是父母用心陪伴孩子和玩手机心不在焉陪伴的区别,但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幸亏宝宝及时纠正了自己。
所以说,高质量的陪伴,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到,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