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父母说的每一句话,都藏着父母的智慧和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多用积极的语言,别让自己负面的暗示,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一种现象,刚同孩子交代过的事情,下一秒孩子就又重新犯错了。
说好的,把玩具收起来,结果没一会,又满地都是。
说好的,把鞋子穿好,一转眼就把鞋子脱得远远的。
说好的,不要在沙发上蹭来蹭去,结果蹦得更厉害。
说好的,吃饭了小心点,别洒在地上和衣服上了,结果就是,你越说,身上的饭掉得越多。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自证预言”的心理现象。
积极的言语会让孩子动力十足,朝积极的方向靠拢,消极的言语,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消极。
昨天忙完骑电车带孩子去公园玩,到路上时,看到一妈妈在骂孩子,情况是孩子没看路。
妈妈可能怕他遇到危险,就想让孩子小心点,但关心的话没说出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
你走个路都不会看路,你再这样,我踢S你。
妈妈本意是让孩子警惕,走路要看路,结果是妈妈怒吼一顿,又直接带到你怎么那么笨。
如果妈妈好好说,或者真的紧张,就直接说,你怎么没看路,刚刚你没走好,都吓到我了。
可妈妈偏把对孩子的关心,转换成你怎么那么笨。
孩子听了会怎样,丝毫感受不到妈妈的关心,还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妈妈说了,我走路不会看路,我就这样,走路就不会好好看路。
从这里可以看出,消极的语言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好,还会让孩子成为父母口中那个不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