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下午接到晨阳老师的邀请来到学校进行家校访谈。到校后发现人不多,感到十分诧异,原来是学校老师十分贴心的根据每个家长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安排的家访地点,有老师走进家门的,有约在放学路上的,有家长进入教室的。
我还是第一次来到晨阳的教室,第一次面对面的见到两位老师。之前隔着手机屏幕感觉两位老师都十分稳重妥帖,还以为会比较年长,没想到都很年轻。
班主任魏华英老师开场说的第一段话让原本局促的我们都放松了下来,她说:无论孩子在学校里表现的是好是坏,我从来不去定义孩子。
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们,他们的身上可能有十分优秀的一面,也有不够好的一面。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可能会找到家长,告诉你这个孩子哪里做的不够好,或者某一天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但这些都不代表孩子不好。
我们不去轻易的定义孩子,不给孩子贴标签,甚至在整个小学阶段我们都不能给孩子去定性,每一个孩子未来都有无限可能。所以家长朋友们不用焦虑,我们要做的是一起来帮助小树苗成长。
两位老师对班级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一个一个耐心回答着家长们的提问,言语间流露着真诚,传递给家长们满满的正能量。
当我向老师们提到晨阳的性格有些过于谨慎,担心他在课堂上会不会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时,
语文老师王喜敏老师非常清楚的说道:“晨阳的课堂举手次数不是最多的也不是少的,属中等,但他每次举手后给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说明他是想好了再举手的。”
这么具体的回复,让我心里十分踏实。
魏老师更是针对于性格话题展开了具体的讲解。她表示每个小朋友的性格各有不同,当我们看到那些站在台上大方发言、讲的头头是道的小朋友都很羡慕,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不善于表达也一样生活工作的很好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允许他们长成百合花,也允许她们长成向日葵。而且不同的性格也各有优缺点,外向奔放的小朋友上课可能会好动一些,性格内向的小朋友可能会举手少一些,这都没关系,只要不是不正常的行为,我们都去尊重孩子的天性,静待花开。
有一位家长提到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太难了,与网上流行的小视频一模一样。两位老师却给出了与小视频上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她们告诉家长,学习就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刚开始不会是正常状态,不用焦虑,不用吼,教二遍还是不会,就让孩子第二天来问老师。
问老师!问老师!
呵呵,我想我听到了网上那些因辅导作业在视频中抓狂的家长们最想听到的话,我们的老师一句话就帮家长们解决了在辅导作业中最困难的环节,刹那间感觉两位老师周身都闪着光,给家长们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家访结束后,我能感受到每位家长都带着微笑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想两位老师传达给我们的那两个特别有温度的理念,一个是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它可能是一次由不会到会的成长。第二个是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上有问题,不用慌,老师帮你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