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孙老师告诉我要去实验小学听课学习,我兴奋的睡不着,开始期待。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度假村实验小学,深入学习幼小衔接。作为一名家长,能有幸参加度假区幼小衔接现场展示活动。看着各位优秀老师精彩生动的演讲,让我受益颇多,观摩了8位名师的演讲课,聆听了每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分为入学准备,入学适应。
科学衔接,共筑成长,衔接有方,成长有道。有效的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安全防护,规则意识,时间观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好了充分的生活准备和社会准备。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实验小学张丽老师提出的2+5无痕衔接,(环境育无痕、课堂泽无痕、课程润无痕、陪伴教无痕、评价适无痕)。以上五点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关键,围绕一年级新生,身心适应,生活适应和学习适用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还提出“五字指令”听、停、说、始、走,全方面规范课堂常规。同时注意到,让课堂有温度,缓坡式衔接,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接下来是我们于集镇中心小学王燕焕校长的演讲,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助力儿童快乐成长。
1:了解家长需求,科学“对症下药”
2:组织教师力量,科学“设计衔接”
3:提高教师能力,科学“优化教学”
4:培养规划习惯,科学“共育成长”。
她提出开学前一个月称之为入学适应月;开学前两周,称之为规范周。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一个转折点,通过举办小学仪式感,幼小衔接调查问卷,有效缓解学生家长的入学焦虑,使幼小衔接更顺畅,幼小衔接,园校携手同行,让孩子们能够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迎接美好的未来。
为了使幼儿更适应小学生活, 把幼小衔接运用到一日生活中,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游戏,合作、分工、游戏总结记录,游戏故事,使孩子们更好的述说,描述,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2、通过绘画、想象,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他们想象中的书包、小学、上学环境,使他们对小学充满期待。
3、通过阅读,制定了阅读存折,阅读存单,阅读表彰活动,最后总结为阅读银行,使孩子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4、以绘画的方式,自主签到。小班以画图画的方式签到,中班以数字符号签到,大班通过绘画名字,描述星期几,到园时间和天气等,为幼儿入学做好准备。
5、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小班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治理能力,中班通过自理能力闯关比赛,培养孩子们独立能力。
6、走进校园,亲眼观察,进一步了解小学,认识小学,体验小学课堂,通过让哥哥姐姐给幼儿系红领巾,认识哥哥姐姐的文具,好奇哥哥姐姐书包都装的什么,解答疑问,这为幼儿心中种下一个美好的小学梦,更激发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走出校园,走入社区。对孩子们进行劳动教育,通过播种、除草、收获、品尝,从中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
最后由陈忠诚主任讲话,他提出以下2点;
1、自主游戏(通过游戏开发,智力养成习惯,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速度、耐力,考验他们的体质、体能,同时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
2、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们以健康快乐的状态过好每一天)。
还有孙谦主任提出的
1、注重幼儿到小学的过渡期
2、办一所人民满意的教育
3、提高办学水平
4、深入学习
5、注重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6、注重师德建设
关于学习,我都始终牢牢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更加坚定做好家校共育的决心。
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呢,身为家长如何帮助幼儿?
1、让幼儿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认识钟,有时间观念,能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电话及工作单位。
2、关注儿童自身的需求,倾听儿童,尊重“儿童的话语权。(不打骂,不批评,多理解,多鼓励)。”
3、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练习坐姿、站姿、写姿、握笔姿势),生活习惯(1、少看电子产品,保护眼睛。2、玩完的东西自己整理、分类、物归原处。3、不做危险动作,培养幼儿保护意识。4、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5、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服),关注人际交往(跟同学友好相处)。
4、礼貌意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自理能力(整理书包,收拾文具,独立完成作业,用拼读方式自己读书)。
通过学习这次学习,我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提高、完善自我,这条路上重而道远,多花一些精力,多花一些时间,对孩子做到多担当,多陪伴,多配合;少命令,少讲道理,多给予精神鼓励。
相信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迈着更加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进小学,开启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