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17星期二天气晴
白天老师发在班级群里,让家长晚上陪孩子听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吃完晚饭,孩子把作业写完,然后我跟孩子一起听教授讲的养育有方,听完之后我很受益,写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心得。
老师先举例讲的孩子小时走路跌倒的事情,大人是怎么处理的,不同的处理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同,一种父母孩子跌倒了先观察一下,并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让她知道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以后遇到困难就会迎难而上。第二种父母就会立马过去把孩子抱起来,问疼不疼,不知道给孩子自己解决事情的能力,有的爷爷奶奶看孩子的还会说,宝贝孙子磕到了,都怪这地把你磕到了,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遇到事情推卸责任,遇到困难也不会迎难而上,所以说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出生就接受着父母的教育影响。
第二件事情讲的一个在外地的母亲,想让她的孩子学习成绩提上去,于是她给孩子找了家教,让这位家教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于是老师找家长谈话,希望家长能抽个时间跟老师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可是这位家长总是都是找各种原因,说没时间跟老师见面,老师就很想知道这位家长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时间跟老师见面,最后得知是这位家长自己不想学习,老师就说了,你作为家长,你自己都不想学习,不想参与孩子的学习,你只想着让孩子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我们作为家长都不以身作则,只去要求孩子学习好,这样怎么会有效果,所以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要求孩子在变得优秀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先让自己改变,做到自律学习上进,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榜样,而不是只动嘴说说,不去做,要做到知行合一!
老师还举例说了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挣钱不常回家陪孩子,孩子现在都不想上学,老师问她什么原因?他说他想让父母,他想在家让父母陪着,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总以为在外面多挣点钱,给孩子多买好吃的多买漂亮的衣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就可以了,其实他们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物质的满足,而是父母的陪伴,这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从小被父母疼爱的孩子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才会有爱和归属
感,再就是父母对孩子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是命令式的,是要和孩子沟通,一起解决问题,只有被尊重的孩子她才会有自我价值感,才会好好学习,自律认真的学习!
平时学习要多鼓励孩子,不要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好,就打击否定孩子,耐心的陪孩子找到错题的原因并改正,鼓励她下次细心耐心读题,多动脑思考,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分三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首先家庭教育占60%,学校教育占30%,社会教育占10%,教育专家说家庭教育是天大的事,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自己做好,在教育好孩子,言传身教一致,配合学校把孩子教育好,家校共育,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朝好的方面发展,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