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长时间不写日记了,昨天做为家长志愿者跟随着孩子的班级去图书馆和博物馆研学,颇具有纪念意义,也确有必要记录书写下来。可惜又因我的懒散,没能及时完成,今天一并补上。
对于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受孩子们欢迎的。我儿子在头一天晚上,就表现得兴奋不已,迟迟不肯入睡。而在研学的当天早晨,他又能够早早地起床。这与他平素赖床的习惯形成鲜明对比。不得不说,喜欢与热爱是最强的驱动力。
我和儿子早早地来到集合的地点——操场上等待着。那时班里也就才来了一两位同学。然后同学们陆续地到来,很快集合完毕。在学校领导讲话之后,长长的队伍就向目的地出发了。
班主任霍老师和数学王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进行学习上的启发。霍老师说:“同学们,大家感受一下,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应着霍老师,看那架势,真真是把老师所教授过的形容秋天的词儿都给想了个遍。王老师呢,就要求孩子们估一估从学校到目的地的距离大约是多少,从而让孩子对于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两位老师都能够做到寓教于乐,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学习知识。遇到她们两位老师,孩子们真是太幸运了!
全程大约三公里的路途,孩子们都能够步行跟随大部队,无一人喊累叫苦,无一人掉队。期间,秦同学爸爸起了个头,带领孩子们高声背诵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看孩子们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的样子,真是得给他们点赞!
最后,我们来到高大气派、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图书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了整个场馆。身处书籍的海洋里,孩子们怎能不体验一把馆内阅读呢?大家或随意席地而坐,或正襟危坐于桌旁,三三一群,两两一伙的。秦同学爸爸还趁机抓拍了很多精彩的照片,都是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随后我们又来到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随着讲解员,我们穿越到千年古县蒙阴的古往今来,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叹着古代蒙阴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
我感觉这次研学,无论是孩子们,还是我本人,都是收获满满。它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知识,加深了孩子们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希望学校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