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
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我之前没教过一年级,第一次教一(1)班,这个班调皮的孩子很多,特别有个小女生叫刘同学,我对她印象深刻。有一天,她到校特别晚,到了教室,不能快速安静下来,不停地在书包里找东西。我提示了好几遍,但她依然在找东西。当我提示到第五遍时,她很生气,趴在桌子上,开始动文具盒,刚好他的同桌发现她的文具盒里有一只笔很像自己的,就给我说:“老师,我同桌拿我的笔。”“没有,我没有。”她生气地把文具盒摔在桌子上。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这个女孩怎么这个样?这时有几个学生也说,这就是她同桌的笔,她直接站起来,就哭着打一我,我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学生,一直追着老师打,我慢慢的让她的情绪平稳下来。我马上把班级交给同班老师,给她的父母打电话,她妈妈在电话中一味的说自己的孩子的好,我调查清楚后,确实是小女孩的错,但是我和她家长在积极沟通。她家里教育方式粗暴小时候在家过分溺爱,家长遇到问题,不会解决,只会用打骂来解决。孩子心中委屈无处释放,就会像父母一样,用暴力解决。家长对她学习期望也很高,一旦达不到期望值,就一顿打骂,很少有内心交流。用爱心点亮“心灯”通过了解,家长和老师要想解决问题,最好的良药就是“爱心”。多给刘同学一些机会,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自然就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了。渐渐地,孩子上课守纪了,作业认真了,不再贪玩了……因为一点点的进步,她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她变得自尊了,自强了。从孩子兴奋的眼神中,我知道这个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