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婆家旧院,屋子吊顶已掉,板子横七竖八地躺了一炕,灶台上布满了灰尘。墙角已有蜘蛛正在忙碌地织网。唯有墙上的全家福还略显屋子的生机。
三年前公公还健在。他总是时而提着铁锹在院子里种些蔬菜。时而喂喂羊。时而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听收音机,跟着哼那么两曲。那时两个孩子在院里无忧无虑的玩耍。不时地传来嬉戏打闹的声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年前公公突然得病去世了。我们也搬到了城里居住。小叔子一家也租房在城里陪读。平时大门总是锁着。独留了这空空的院子诉说着物是人非的苍凉。
比起这院子的苍凉,更让人感到寒心的是人情的苍凉。小叔子的一家隔3差5的礼拜天回去。我家孩子作为独生子,感到分外的寂寞。为了不让他在完成作业之时,对电子产品过分依赖。我问他最想做的是什么?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想找弟弟玩儿”。说实话我不大乐意去跟小叔子一家共事儿。但是我理解孩子想要跟自己同龄而一起长大的弟弟玩的那种心情。于是我驾车20分钟带孩子回老家找小叔子家的孩子玩儿。走的时候我有些犹豫地带了些单位发的福利一莜面。又买了些水果小吃什么的。说实话我有些不情愿,因为根据以往的打交道的经验,即使给再多的东西,他们都不会领你的情。但是我想到了2点让我依然对他们好的理由。第一就是我的老公在我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给我的父母买很多东西。将心比心,他没有了父母,但是还有兄弟姐妹。那即使我再讨厌他们,也要为了老公而去做应该做的。第二是因为在公公生病期间,我们因为工作等原因,没能像他们那样用力的尽孝。(虽然我们出了很多钱,在休息日照顾,他们没出钱。出了力)那我也领他们的情。不能让尽孝的人寒心。第3点是因为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对别人的好并不是要求别人来回报,而是我喜欢我善良的样子。
果然。我来到老家之后。他们没有那种热情的言辞。也不懂得切来我买的水果来招待一下。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我不禁为他们感到悲哀。因为我的公公去世之前,对人们说,对老大一家放心,别看这两口子个小,有本事。对老二他们十分的不放心。现在我理解了那种不放心。第一,因为他们两口子只有小叔子一个人在工作。第二,因为他们不懂得人情世故。别说是我这个至亲的嫂子。就连村里面的老人、熟人,他们见了,都不懂得打一声招呼。这样的性格和格局注定他们的日子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干什么工作挣什么钱,都需要跟别人搞好人际关系。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了院子里,没有鸡鸣,没有羊叫。有的只是这两个孩子在那里开心的耍笑,童年真好。我想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在尽力帮你留住这美好的童年。有一种爱叫做你好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