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大家好,我是咱29中八年级6班尹姿元的妈妈,今天站在这里我要说三个感谢。
第一个感谢。感谢八年级6班班主任陈振宇老师给我这次进讲师团的机会。
第二个感谢,感谢29中校方给我们讲师团这次历练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感谢给我们这个平台展示自己。
第三个感谢,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感恩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让我们为家校共育一起学习,提升自己,优化孩子。
我今天讲的亲子话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全职做自己,兼职做妈妈。
我想在座的家长们听说过全职妈妈这个称呼吧。
全职妈妈的意思是:生了宝宝之后不再出去工作,全心全意留在家里照顾宝宝,陪着宝宝一起长大,并且还包揽了家庭里所有的工作。
以前的我就是全职妈妈,眼里只有孩子,老公,还有做不完的家务。
做父母是最智慧的,最需要强大的智慧的一个岗位,那你看,我们当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做记者要有记者证,想开车,你要去考驾照。但是只有爸爸妈妈,我们可能这个事业要做一辈子,但是我们并不需要上岗证。有了宝宝之后,自然就成了爸爸,成了妈妈。并没有人扶你上马,并没有人指导你说作为妈妈有多么重要,你应该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的妈妈?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无知的人最自信。说的就是我。由于在家带娃的那几年,不知道学习亲子关系的教育,不知道夫妻之间的关系怎么去经营。导致了我的家庭战火不断,乌烟瘴气,我有一次带女儿上妈妈家,大概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我当时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大,女儿就吓得浑身发抖,当时我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反应,妈妈把女儿抱进屋,出来对我说,你们是不是在家里经常吵架,看你们把孩子吓的什么样了?以后不许在孩子面前吵,想吵出去吵,妈妈气着对我说,我一直没发现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孩子不按时写作业,总是磨磨唧唧,这时的我就变成了复读机,每隔一段时间就催孩子写作业。越说越不写,我越说越生气,甚至都想动手打孩子,孩子也是让我烦的,不理我,再加上家庭琐事。我整个人到了崩溃边缘,把自己活成了怨妇,看谁都不顺眼,看哪哪不对,哪哪都是问题。后来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谁痛苦谁改变,当时不理解,明明都是他们的问题,为什么改变的是我而不是他们?但是通过以后学习女性成长才发现,当你看别人哪哪都不好的时候,是你出现了问题,所以谁痛苦谁改变。这时我才发现当年无知的我给女儿幼小心灵带来的创伤,我也学着经营夫妻关系,只改变自己,他还是他。如果他不理想,就把他当成挣钱的工具,再不好也是孩子的父亲,不再纠结他是不是要改变,我只需要管好自己 ,努力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来影响他就可以了。
以后遇到孩子写作业墨迹的时候,我会把情绪管理好,因为本来是沟通作业的事,最后成发泄情绪了。孩子注重过程,大人注重结果,所以我们俩指定沟通不到一块去。父母亲太在意作业做完了没有那个结果了,但是孩子可能在作业的过程中间,他有情绪,有不舒服,我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个过程。以前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太擅长用指令性语言,不知道用启发性语言,指令性语言就是:该吃饭啦,该写作业啦,该睡觉啦等等,启发性语言是:我儿子现在上三年级,他吃完饭我就问他,一会儿妈妈要洗碗,你觉得你做些什么可以让妈妈洗碗更省事,他会想想说,我要不要把碗送到厨房,有时候还会给我一个惊喜,他说怎样才能让你更省事,就是我帮你洗。你看,我连碗都不用洗了,洗不好,我再偷偷的洗一遍就可以了。要让他有参与感,成就感就可以了。当儿子洗好碗以后,我会夸他,我会夸他在洗碗当中的态度。我会对儿子说,妈妈看见你认认真真的在洗每一只碗,比妈妈洗的还要仔细,妈妈真高兴。儿子听了很高兴也乐意去做。不要只表扬结果,那样他会为了做而做。现在我是一位兼职做妈妈,全职做自己的人。爸爸妈妈的成长和改变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的开始,父母没有权利教育孩子,父母只能做孩子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手机成瘾,是亲子关系里最大的敌人。
现在的孩子因为手机成瘾,变得很冷漠,变得很暴躁易怒,好像对周围的事情都不关心了,甚至拒绝和你交流,没有自己的追求,没有自己的想法,你只要让我玩手机,一切都ok。
其中有两个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现在是全民手机,手机成了社交货币搜索知识的工具。所以不让孩子碰手机那也不现实。
第二是家庭环境。现在我们思考一下每天你在家里手机的使用状况。手机成了带娃神器。我们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不用他家庭劳动,不用他这样那样你只要管好学习就行了。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手机上瘾,他不劳动,他没有家庭的参与感,没有责任感,他缺失户外的活动,他也没有兴趣爱好。本该好好体验的年龄就都用在他的手机上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无所事事。
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
一..用文字交流,就是写信。
二..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三.培养孩子的体育项目。
1..因为爱运动的孩子不容易手机成瘾。因为他没有时间玩手机。
2.爱运动的孩子,很少有自杀的。
因为①.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他有负面情绪释放的窗口。
③.长期体育运动的孩子,他会锻炼一种忍耐力。
四.家长想办法,让家成为一个有趣的地方。让家长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家长。为什么?
因为孩子对手机上瘾,他不对家长上瘾,什么时候他能对家长上瘾,你就成功了。因为他崇拜你,他喜欢和你玩,你说的话他都愿意听。
五.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试着让他关掉声音。(游戏的乐趣减少了一半)
六.跟孩子约法三章。
根据孩子手机成瘾的程度,去跟他指定规则和使用的时间。
①.规则:什么时间可以玩手机。
如:写完作业可以玩手机,或者写完作业,要阅读半小时,才可以玩手机。或者,写完作业,阅读完,你还要帮着做一定的家务才能玩手机。
②.使用时间:根据孩子的情况约定。
约定,重点在约,动词,跟孩子商量,互相认可。孩子不认可就是命令。
七.十停止六必须。
十停止:(负面行为)
①停止吼叫。
②停止讽刺挖苦。
③停止你的打骂。
④停止忽视。
⑤停止说教。
⑥停止羞辱。
⑦停止你的刺激挑衅。
⑧停止否定感受。
⑨停止你的停留在过去。
⑩停止不切实际的愿望。
十个停止会拯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必须(积极行为)
①每天都要对着孩子微笑。
②每天要抱抱孩子或者拍拍孩子。
③每天要跟孩子说“我爱你”。
④每天要跟孩子有目光接触。
⑤每天必须做一个点头的动作。
⑥每天必须表扬孩子。
六个必须会培养孩子的阳光与自信
八.慢慢来。
在整个调整过程中,家长有多大的定力,孩子就有多少改变的能力。
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因为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爱能生万法。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你很难给到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是父母一生的功课。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成绩好的孩子是来报效祖国的,得到和失去永远都是平衡的。
育儿先育己 育己先育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只要是花儿都会有自己的花期,细心的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她,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