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8
招贤镇曲坊小学朱昱姣

今下午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的《与顽童打交道》中的第3节《我和万同的故事》,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待学生的真诚,书中所描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处处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一、教育,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常言到:“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教师用“爱”的眼神、“爱”的语言、“爱”的行动把知识和做人传递给学生,当面对一群纯洁的孩子时,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肩上的神圣使命。我相信,今天在学生在感情上多一份投资,明天学生定会在学习上多一份收获。

二、教育,必须用心灵去赢得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认为,真正的民主教育,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民主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所以,他觉得真正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尤其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更要从每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自然就必须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闪光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虽然有缺点,但我也有亮点”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由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将会感到无比幸福,而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90982
推荐日记
《第639篇:打卡父母规》
《11/2宜桐帮忙干活啦》
《今日小语~216》
《2023.11.2 天晴 星期四》
《今日调休》
《11月4日》
《展妈亲子日记第1445篇《去吃串串》》
《挖陷阱》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天气晴,亲子日记199篇》
《亲子日记161》
《2023.11.1日星期二晴》
《教育碎思247》
《第一篇亲子🍀》
《解决问题(第60篇)》
《2023年11月2日第233篇》
《彩笔引发的对话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第606篇》
《第1318篇 2026年11月2日 星期四 多云》
《2023年10月30日(115天)》
《你》
《亲子小日记》
《 随记 第418篇》
《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242 柿子的小知识》
《亲子日记(二三零)》
《日记35》
《第一次打羽毛球》
《沂水研学》
《孩子,你快乐吗》
《吃了一头狮子和一头象》
《梦在远方,用心启航》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