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班主任共读打卡的内容是《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自我战胜,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优生”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一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二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而成绩较好。三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因此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能力都较强。在班上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四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因而知识面较广。五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六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七在畸形的“升学率”压力下,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勾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八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优生”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如果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优生”时在深感“幸运”的同时,切不可认为“优生”教育只是“维持”教育,而应该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难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其他学生的教育。
在培育“优生”的问题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方法: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