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禅师何为修行?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
问的人很奇怪,心想我就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烦恼?
禅师看明白了他的心思,说:“你在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一颗心总是陷入苦恼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来者听了,瞬间释怀了。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桌子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见了,哀叹一声:“怎么只有半杯水”;乐观的人却说:“真好,竟然还有半杯水”。
快乐,是因为心里埋着快乐的种子,不快乐,是因为没有让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
快乐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一半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另一半靠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这个能力也不是永远不变的,有时会在生活中慢慢失去,这时也不要担心,只要找到原因,就可以再把它找回来。
一个人是否快乐缘于看世界的眼光,拥有快乐能力的人能够从众多纷扰的头绪中找到快乐的音符,并把它弹奏出最强音。
不快乐的人,即使被幸运的橄榄砸中头,也依旧锁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一堵墙发呆,却独独忘了转个身,便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个人长期被不快乐的情绪包围,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身体和心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而一个总是把快乐挂在脸上的人,即使遇见不顺,也能很快地调整心情,努力去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俗话说:“用进废退”,既然是能力,就要通过练习不断地强化它,使之变成一种习惯。
多靠近能滋养自己的人,一个能滋养你的人,心态积极,性格阳光,他可能从有从痛苦中走出的经历,因此更能感同身受你的苦恼,并及时伸出援手,不让你陷进情绪的黑洞无法自拔。
多去读一本好书,在书中汲取自信的力量,扩大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格局。时间久了,容颜会悄悄发生变化,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去大自然中走走,自然最为慷慨,它会把自己的所有无私地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却不收取任何报酬。
快乐是阳光的积极心态,快乐是能够自恰的生活状态,快乐更是一种把控生活的能力,当我们不畏艰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就是拥有了寻找快乐的能力。